第四章 晁错大缪矣-《西汉万户侯》
第(2/3)页
晁补之走入房间之中,先是重重的叹了一口气,而后思量道,终于迈开了第一步,说服成功了晁错,只是不知道的是这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
“叮咚,恭喜宿主完成说服晁错的任务,任务评价:完美,可自由选取以下三种奖励,一是奖励汉史精通;二是奖励舌辨之术;三是奖励增强出谋划策、思维谋划能力。”
晁补之思前想后,感觉到现在自己的口才还可以,而且也曾读过《史记》,所以他直接选择了第三种奖励。
然后晁补之就感觉到自己的眼皮越来越沉重,于是躺在床上合衣而睡。
晁补之美美的睡了一觉,直到中午他才醒来。
醒来后,自有下人为他收拾一切,虽有美婢在侧,但是晁补之一心都在帮助晁错解决生死危机之上,也就没有心情调戏。
吃过晁府中下人为他准备的吃食,又同晁父唠了一会儿,他就回到自己的房间,开始思考如何替晁错增加砝码。
突然他的脑中灵光一闪,想到一个办法。
晁补之拿起毛笔开始细细的思量,准备写一本小说,以求从引导汉朝民众的舆论。
西汉的政·治·家虽然在行事手段上特别的腹黑,为了击败对手无所不用其极,但是有一点那是肯定的,那就是十分的好名,这是古今中外人的通病,当然了像李林甫、蔡京、秦桧、严嵩那些毕竟是少数,大部分人还是要脸的。
虽然不排除其中有秉性正直的人,但是大部分都是喜欢刷名望之人,因为这是一种隐形的财富,更是在古代一种另类的自我保护。
所以晁补之现在想到的就是剑走偏锋,因为历史之上清君侧发生了有四次,所以他想将其中的一次改变成一部小说,用以警示景帝等人。
第一次乃是著名的清君侧就是吴楚七国之乱,最后以晁错被诛,周亚夫、窦婴等戡乱平定万世之功而结束。
第二次乃是是唐安禄山在天宝十四年,以清君侧为由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成为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第三次乃是元朝至正二十四年,孛罗帖木儿也以“清君侧”的名义,攻入大都,后太子流亡到王保保的属地太原。
至正二十五年,皇太子领军进攻京师,孛罗贴木儿战败,被元顺帝密遣人刺杀。
第四次乃是明朝初年的靖难之役,明太祖朱元璋死后,他年轻的孙子朱允炆即位,史称建文帝。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