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世世代代留名-《与君欢》


    第(2/3)页

    “哎呀宗管事你快说清楚!”采菱急得像是要伸手把宗郡口中的话掏出来,“还嫌我们不够着急吗?”

    “公主殿下,”宗郡长叹一声道,“水师郑新关跳崖自尽了。”

    等姜禾赶到韩渠时,只看到白色的灵棚搭在祭台边。

    灵棚破烂,看起来像是用过千百次。上面打满灰色棕色的补丁,更是有不少破洞。

    但是从灵棚到韩渠边,挤满了前来吊唁的百姓。

    男女老少都有,他们相互搀扶,神情悲切。很多人还没有走到灵棚边,便开始失声痛哭。

    有个妇人抱着尚在襁褓中的孩子,跪在地上叩头。

    她口中喃喃道:“娘亲带你出来,不怕你伤风,怕你不知道救命恩人是谁。娘怀你时,原本不敢再要孩子。是听说朝廷要修渠,才敢把你生下来。”

    她“咚咚”地叩头,泪水滴落进婴孩的襁褓。

    姜禾别过头去,她的嘴唇被牙齿咬破,血腥味散开在口腔中。

    “韩安?”

    点燃清香,姜禾对着棺椁施礼,口中自言自语,像是在问自己,也像是在问死去的水师。

    “是。”宗郡上前一步道,“昨日事出紧急,奴婢在郑大人营帐中找到韩安的亲笔书信。”

    一国之君亲自写信逼迫良臣自尽,真乃亘古少见。

    “郑大人的家人呢?”姜禾突然想起一事,神情紧张道。

    “已经救出来了,”宗郡道,“昨夜奴婢吩咐人去施救,今日得到消息。郑大人家中只有母亲和儿子,如今都安然无恙,已经在来的路上。”

    幸好宗郡及时发现,赶在韩安动手前,救起了郑新关的家人。可即便如此,她的余生也将在悔恨中度过。

    恨自己没有想到前面,而且比敌人心软。

    郑新关的棺椁前放着一根手杖。

    那是他用来试探水的深浅的。

    韩渠修通后,他就是带着这根手杖只身进入天岩山,绘出了里面的岩洞图。他不舍得用更结实的铁杖,木手杖上用刀刻着一条条刻度线。这么多年来,无论是治理荥泽水患还是整修鸿沟之渠,他都带着这根手杖。

    看着这把手杖,就好似看到他站在自己面前。

    ——“公主殿下,您能来帮忙,实在是太好了。”

    ——“臣听说兵法重在变通,那便与修渠之事也有异曲同工之妙。臣在这里,先拜谢殿下大德了。”

    明明是韩国人,明明可以阳奉阴违保全性命。

    可他还是为百姓不惜纵身一跃。

    姜禾抬手拿起那根手杖。

    郑国,字新关。

    新郑人,归于关中之地。

    手杖在地面上划过,一笔一划,笔笔刻入土壤。

    仓颉造字的笔划,横平竖折像是天地风雨,撇奈提勾正是山川河流。

    渠水滋养了沿岸土地,手杖划过刚刚萌生的嫩芽,划过一夜间开遍四野的草。

    三个字,姜禾似乎用尽全部心力,才缓缓写成。

    “宗郡!”她大声唤道。

    “在!”

    “给大人立碑!”姜禾把手杖重重顿在地上,扬声道,“这条渠,从今日起改名了!以后千秋万代,都叫郑国渠。”

    郑国渠!

    以修它的人命名,以为它殒命的人命名。

    时间留不住他的人,却能世世代代,永远留下这个名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