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二十一章(1 / 2)





  月考结束后, 喻窈跟变了个人一样, 身上的气场强得无人能挡。

  以前她整个人都是懒洋洋的, 跟她说话,她听见了, 会把某个人跟她说的某句话投到大脑里的另一片区域,等手头上的事忙完了再调出来,慢悠悠地回一句, 看上去特别漫不经心。

  但现在跟她说话,她想回的马上就会回, 不想回的压根不理,哪怕教室里人声鼎沸, 她也像坐禅一样心如止水。

  喻窈没注意到自己的变化, 只觉得心无旁骛地做事效率很高, 高强度的训练之下,不论做什么都会变得熟练, 仿佛打通了任督二脉。

  宗政洋一天到晚都在问孙驭霄到底跟喻窈现在是什么情况。

  孙驭霄回避了几次以后终于忍不住了,问他:“是蒋炎菲派你来问的吗?”

  “不是, 你不是早义正言辞地拒绝她了吗?”宗政洋摸不着头脑,“我发现很奇怪, 你和喻窈在一起的时候我挺不看好你俩的,但当你俩变得生疏以后, 我又盼着你俩能重归于好, 这是怎么回事?”

  孙驭霄嗤笑:“因为你闲。”

  “等等。”宗政洋顿觉有异, “你再把刚才那个表情做一遍?”

  孙驭霄一滞。

  宗政洋拍着大腿激动道:“有生之年啊霄霄!你把你的第一次嘲讽献给了我!荣幸之至哪!来来来, 话筒给你,务必接受我的采访,是什么让你性情大变?是爱情吗?继为伊消得人憔悴之后,你又让我见证了什么叫做冲冠一怒为红颜!”

  孙驭霄抿唇不语。

  他是真的变了,性格潜移默化地在向喻窈靠近,虽说大体上还是温和有礼的,但不会再主动热心地费力不讨好的事,最多看在力所能及份上行举手之劳。

  他以前会自负地揽一些责任,如今却变得谨慎小心,会审时度势量力而行。

  大约是帮了喻窈反而让她的处境变难堪,给了他深刻的教训,下意识觉得自己得意忘形,也反省起他是不是没到可以任性妄为的水平。

  原本成绩好坏对他来说无所谓,现在他也重视起成绩来。

  过去他觉得自己低调不得了,现在觉得自己压根不够格,进步总是从认清自己开始的。

  这样过了一段时间,宗政洋察觉了些许端倪:全班的崽儿就数孙驭霄和喻窈最刻苦,像在比赛打赌一样。

  瞧着这剑拔弩张的阵仗,怎么有股火/药味儿?

  他寻思着不对劲,问孙驭霄:“你和喻窈不会是反目成仇了吧?”

  仇倒是没有,但自那天奓毛以后,她见到他就像见到陌生人一样,他们两个的关系现在连普通同学都不如。普通同学见面还问候呢,他们彼此连招呼都不打。

  他也不知道自己哪里惹到她了。

  要说有错,就是不该不由自主地跟着她上了天台,还抱了她,让邢兰春看见了。

  喻窈拖着凳子拎着书包,一声不吭换座位的时候,他从来没觉得这么挫败。

  被滋扰了这么久,他终于忍不住说:“你能不能好好学习?要开家长会了。”

  合着是要阅兵了,紧急训练呢。

  宗政洋愁眉苦脸地向孙驭霄求助:“霄霄啊,给我补补课呗,我最近脑子里跟填了浆糊似的,觉得学的东西越来越难吃透了,你说我吃了那么多核桃和鱼,脑子怎么越来越不灵光了?”

  孙驭霄面不改色地扔给他一本笔记。

  宗政洋随手翻了两页,惊叹不已:“你不是说知识要融会贯通,总结了也没用吗?为了期中考试这么拼啊。”

  孙驭霄没说话。

  对于他这样已经掌握了所有知识点的人可不是浪费时间吗。

  但喻窈说这种学习方法普遍适用于第一轮学习,他也就花这个时间了。

  当时是想着他整理了可以给她用,还附注了很多独家笔记,到头来却没能送出手。

  宗政洋感动得一塌糊涂:“霄霄,我错了,你没变,还是这么无私,也不怕这个世界上从此多一个竞争对手。”

  想多了。

  孙驭霄说:“不是无偿。”

  宗政洋:“?”

  这是喻窈学坏了?

  孙驭霄冲他勾勾手指。

  宗政洋附耳过去。

  孙驭霄低声说:“帮我拦着蒋炎菲。”

  宗政洋懂:“我知道,她要再来找你,我就找个由头把她支开,不会让她接近你半步,你放心好了。你可是我们寝室茁壮成长的红苗苗啊,不能让她糟蹋了。”

  “不。”孙驭霄淡淡道,“别让她接近喻窈。”

  “……”宗政洋挑眉:“为啥?”

  “她不喜欢她。”

  宗政洋大惊失色:“靠!”他一只手捂着自己的额头,一只手贴在他的脑门上,笃定地判定,“魔怔了吧。”

  他是着了魔了。

  他一贯与人为善,从来没想过自己会厌烦任何人,而现在,她不喜欢的人,他也不喜欢就是了。

  —

  姚忠薇专业能力过硬,跟那些照本宣科的老师不一样,备课还是备课,但她讲课过程中总是能衍生出一系列关联知识点,不但全程脱稿,而且慷慨激昂,常常会出现这种情况:离下课还有三分钟,所有人都猜她要拖堂了,她却突然加快语速,赶在三分钟之内说完所有她想说的话,然后在打铃的瞬间戛然而止。

  可惜在管理班级方面是真的没造诣,比如说“三好学生”和“优秀班干部”的评选,学校给的“三好学生”的名额是五个,“优秀班干部”三个,姚忠薇灵光一现,说既然大家都是凭本事考进来,那就凭本事得奖吧,奖状发给几次大考平均排名前八的人。

  奖状能当饭吃还是能当钱花,谁在乎?本质上不就是小红花,小学生才会被哄得团团转。

  但就因为姚忠薇自说自话地拿了这么一个主意,学校一要搞什么活动,在上一次大考中取得前八名成绩的人就得倒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