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四十一章(1 / 2)





  “藏品如果鉴定是真的, 无论你怎么说,他都只会高兴, 可若藏品是假的, 哪怕你私下和他说,许多人尚且接受不了,更不要说上电视了, 所以我们在节目中但凡为了节目效果用赝品, 一般请专业的托,省得到时持宝人觉得丢脸大闹录制现场。”

  林泉听了恍然大悟, “我说那些在现场被鉴定成赝品的持宝人怎么都素质那么高, 按理说几十万几百万的东西被鉴定的一文不值, 应该和今天那个中年人一样, 最起码反驳几句, 可那些持宝人却接受良好, 拿着东西就下去……原来都是托啊!”

  “其实上节目赝品用托也不是完全因为怕持宝人闹情绪,而是这里面的水太浑,有时不得不防, ”旁边一个吃菜的专家叹了口气。

  李老用胳膊碰了碰他, “事早就过去了, 别老放在心上, 看开点。”

  林泉一脸懵然的看着两人, 难道这里面还有什么内幕?

  李老转脸对上林泉好奇的目光, 顿了一下, “也算不上什么秘事,之前闹的很大的故宫博物院专家骗宝案听过么?”

  林泉顿时想起前几年闹的比较火的一个事件:

  有一个四十多岁的农民带着自己家传的传家宝上一个鉴宝节目,想看看自己家这个传说是皇帝亲手所作的画是不是真的, 结果在上节目初选时, 经一个简介是故宫博物院专家的专家鉴定,这件藏宝是一件赝品,但也不能说完全没价值,因为这件藏品是清代一位高手仿的,所以本来应该值几千万的东西,也能值一二十万。

  这个农民听了大失所望,再加上急需用钱,就求这个专家帮忙卖掉,专家也没多想,就帮他联系了一个富商,并帮他打了个十七万的参考价。

  农民觉得十七万能接受,就卖掉藏品,拿着钱回去了。

  本来这件事到这,还是热心专家帮助农民持宝人。

  可令事件发生转折的是,半年后,该藏品居然出现在一场拍卖会上,然后被一位匿名富豪以八千万的高价拍下。

  十七万和八千万……

  这位农民后来恰巧也听说了这件事,顿时觉得是专家骗了自己,之所以觉得是专家骗而不是专家打眼,是因为当初那个富商,是专家介绍来的。

  于是,农民就上京城来找这位专家,而这事又被媒体知道了,一时间,故宫博物院专家伙同富商骗农民传家宝的文章满天飞。

  不过很快,随着人们的深挖,媒体发现,那个节目上自称是故宫博物院专家的专家,居然在故宫博物院公开的专家栏上找不到,而根据姓名找到的专家却是另一位同名同姓的专家,一时间,故宫博物院专家伙同富豪骗保案,又变成了真假故宫博物院专家案。

  然后那段时间这件事被炒的沸沸扬扬,不过好在当初媒体还没现在那么发达,炒了一段时间,整个事件突然无疾而终了。

  林泉自然记得这件事,“就是当初网上闹的很火的故宫博物院真假专家案?”

  李老点点头,“就是这件事,不过这件事,其实和外界有很大的出入。”

  李老指着旁边叹气的那位专家,“这位就是那场案子中被无辜牵连的真专家,刘老。”

  林泉忙打招呼,“刘老好。”

  刘老微微点头。

  “其实,那专家,也不是假专家,他也曾在故宫博物院的工作过,只不过资历名望都比不上刘老。”

  “啊?那么说那位其实也是故宫博物院专家。”

  “他编制不在故宫博物院。”

  林泉秒懂,这大概就是正式工和合同工的区别。

  “不过他的鉴定是没问题的,那个藏品,事后我们去看过,确实是件古仿。”

  “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