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 同一天,随着《dna5》的发型,整个华语乐坛的关注点就成了这张专辑。 而且只是不到半天,便有许多电台主持人以及网络媒体便开始了定义。 “这,又是一张神专!” “《dna5》,质量一如既往!” “23岁的江炎用23首歌,证明了他依旧是王者!” “江炎已经开始炫技啦!” “普通话、粤语、闽南语,江炎又一次全方面覆盖。” “大理、可可托海、长城,江炎的地名系列再出佳作!” “。。。” 随着各种报导的开始喧嚣,江炎的《dna5》的歌单目录也被更多人知晓。 《dna5》收录了23首歌,被分成了三部分。 第一部分: 《当你老了》 《夜空中最亮的星》 《烟易冷》 《她说》 《消愁》 《去大理》 《外婆桥》 《可可托海的牧羊人》 《晚风心里吹》粤语 第二部分: 《长城》 《5年》 《我祝福的》 《墙》闽南语 《清明》 《小满》 《大雪》 《立春》 《春节》 第三部分: 《浮光》 《collapsing world》 《time to pretend》 《之舞》 《tassel》 和唐嫣之前说的一样,对于为什么专辑要如此分为三部分的问题,无数的乐评人的脑袋上又一次出现了无数的问号。 这三部分中,第三部分为什么要单独分出来这个大家是知道的。 因为第三部分是纯音乐,这也是“江炎开始炫技”的由来。 不过另外那18首歌为什么要分两部分呢? 你说第二部分那些24节气系列和《长城》这种有些爱国主义情怀的分成单独的一组还情有可原,但那《我祝福的》《五年》还有《墙》,明明是标准的情歌啊。 你要说按照地区分,那《可可托海的牧羊人》《去大理》应该和《长城》分一起啊。 还有曲风方面也是一样,第一第二两部分都有交叉。 所以,江炎到底是咋想的? 许多人百思不得其解。 他们不知道的是,除了第三部分的纯音乐是凑数外,第一第二两部分的分类,江炎其实只是单纯地把现实时空和平行时空的歌曲分开来而已。 第一部分全是现实时空未来会有的,而第二部分则是平行世界的金曲。 比如《长城》就是《金粉世家》世界第3次演化后的2001年的春晚金曲,地位堪比《难忘今宵》。 《5年》是《刑警本色》世界第26次演化后的2008年销量第一的华语金曲,地位堪比《童话》。 《我祝福的》是《粉红女郎》世界第14次演化后的2004年的金曲,地位堪比《后来》。 《墙》是凑数的闽南语歌,来自《天下无贼》世界第5次演化后的1995年的闽南语经典歌,地位堪比《世界第一等》。 其余节气系列则是江炎在众多平行世界反复比较后找出来的节气歌曲,用以宣扬传统文化的,质量上虽然比不上上面的几首金曲,但质量也完全不差,有中国风,也有通俗流行,且寓意都很不错,符合歌名的主题,所以在它们原本的世界,传唱度和现实时空未来的《芒种》差不多,只是《芒种》是一阵风,这些则是可以传唱许久的经典。 所以真要说分类,那最可能的就是第二部分的歌曲质量是三个不部分里最强的。 只是当下的乐评人碍于时代束缚,再加上第一部分歌曲的质量也没差多少,有的甚至更符合当下乐评人的审美,所以大家搞不清楚江炎的脑回路也很正常了。 而事实情况也确实如此。 在经过短暂的“分类探讨”后,众人便放下了这种无异议的研究,转而开始对专辑歌曲本身研究起来。 而结果也是不用多猜。 无论从歌曲质量、mv质量、传唱度,以及和前面四张dna系列的对比来看,《dna5》全都没有落下风,甚至又是来了一波“青出于蓝”。 也就是说,江炎这次王者归来是实至名归! 而《dna5》,也又一次被证明为是神专无疑! 一时间,华语乐坛再次被震撼。 乐评人、媒体人、同行、以及广大歌迷们各种沸腾。 而和华语乐坛一样的,是欧美乐坛。 因为这次,江炎的平行世界薅羊毛大法并没有忘了欧美的。 所以当地球转动到西方的12月12号时。 没有意外的,欧美乐坛也炸了。。。 (刚刚回到家,不好意思)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