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南国(三)生存-《天下安康》


    第(2/3)页

    而大隋在岭南的势力,也就是以黄明聪控制的交趾四郡为主。其余还有始安郡太守李袭志、熙平郡太守丘和龙川郡太守高士廉各据郡城,勉强苟延残喘。

    不过岭南豪强大族和外来官吏天然就处于对立面,毕竟双方都是自己控制岭南的敌人。于是岭南各族不断地对外来官吏控制的地盘进行蚕食,打压其生存空间。

    岭南豪强大族可以依托家族势力打击外来官吏,而内部不安,外无援兵的外来官吏们,只得在对方的打击下,一败再败,走向覆灭了。

    外来官吏中最坚挺的便是始安郡的李袭志。

    始安郡北面是萧梁势力,南面是李光度和俚僚各部,在两面的打击下,失城丧地,最后只剩下一个始安城(今广西桂林市)。

    面对内忧外患,李袭志倾尽全部家财召募三千士兵守卫郡城。萧铣、曹武彻、李光度等势力轮番进攻始安,李袭志每次都是奋力固守,使敌不能攻克。

    后来杨广去世,李袭志因为家族原因便投靠了李渊,被封为桂州总管。

    不过封再大的官也不过是一种精神支持,李渊自己都说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对于始安,他是一兵一卒也给不了。

    始安城前后守了一年多,几乎是兵尽粮绝。

    李袭志守得焦头烂额,便对外寻求援兵,可他身边熙平郡的丘和也自顾不暇,根本无力支援。眼看再守下去就是覆亡,这时李袭志的儿子李怀俨便建议李袭志可向交趾的黄明聪求援。

    李袭志虽在岭南,但对于中原的情况还算了解的。他本人已经降唐,而黄明聪是卫公的兄弟,必然是投于卫公一方,这样两家便成了敌人。

    向自己的敌人求援,实在没有这个先例啊。

    李怀俨却是认为, 不管是唐王还是卫公,其斗争都是大隋内部之事。而与岭南大族之间,却是事关民族大义。只要黄明聪不想整个岭南落入到岭南大族手中,就不得不救援始安郡。

    再说救人也是救己,若始安、熙平二郡完了,岭南各家必然会把矛头指向交趾。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