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平定淮北(上)-《天下安康》


    第(3/3)页

    薛世雄麾下大将公孙上哲,野心勃勃,对于薛世雄将其部交给儿子薛万述统帅大为不满。于是趁着三军崩溃之际,竟然带着亲信突入薛世雄的中军,行刺薛世雄。

    整个中军也乱了套,等薛世雄发现之时,已经让公孙上哲趁乱包围。

    薛世雄拼命才斩杀公孙上哲,自身也受了不轻的伤。

    此战,隋军大败,直到雾散之后,方才稳住局势,而整个军队,折损近三分之一,物资更是丧失殆尽。

    薛世雄一辈子名将,最后却是这样的结果,惭愧忧愤,发病而死,时年六十一岁。

    夏丘之战后,左才相势大不能制,其势力范围迅速蔓延至整个淮北三郡。而杨广之所以派遣樊文超、张童儿屯兵高邮,也是为了防止左才相南犯。

    而与此同时,薛世雄的次子薛万淑代父接掌帅位,暂时屯兵于夏丘。

    薛万淑自无其父的威望,无法统御各郡县,只得和左才相部相持。

    而宇文化及北上之时,他更无法抵挡,只得眼睁睁地看着宇文化及占领彭城,然后扬长而去。

    黄维扬在淮南,黄明远一直没要求他北上。

    所以即使彭城郡的裴虔通向黄维扬投降,也只是名义上的。

    此时南平淮北三郡的是蔡知运的右武侯军,这是一支在白山黑水之中久经考验的精锐部队。

    蔡知运一直屯兵琅琊郡治临沂城,虽未动兵,却也没闲着,一直派人跟薛万淑联络。

    裴虔通愿意投降,薛万淑三兄弟也是过得不怎么样,面对蔡知运伸过来的橄榄枝,立刻接受。

    薛家本就跟黄家有姻亲,又是黄家的旧部,归附黄氏,自是应该之事。

    收降了薛氏兄弟,再加上裴虔通,蔡知运对左才相形成了三面的包围。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