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陇州之战-《天下安康》


    第(2/3)页

    众人沿汧水西进,直抵陇州城下。

    此时常达正与白伏愿对峙。自常达回师陇州城下后,他和白伏愿双方皆有两三千人,各据一地,半斤八两,谁也奈何不了谁。但高建庄西来,大兵压境,常达便感受到了压力。

    双方交战数日,常达不能敌,于是率部从陇州城下撤退,逃回大震关。

    大震关也叫陇关,建在山顶之上,山高坡陡,人畜难行,为“关陕锁钥”。

    不过也正是因为如此,大震关来去不便,附近又缺水,一旦被围,有断水之风险。

    高建庄和白伏愿兵临大震关,眼看此地险要,实在无法过去,于是计划先行围困,再找机会。

    同时二人又展开攻心之计,不断地派人向关中的唐军宣扬,李唐兵败,长安攻破,李渊身死的消息,搅得大震关的唐军人心惶惶,

    朝廷都没了,当兵的哪还有什么抵抗的心思。

    不过常达的抵抗意志还算坚定。

    常达是宋老生麾下的一员鹰击郎将,后来霍邑之战,宋老生战死,常达则兵败隐匿起来。

    常达不仅仅是员武将,还是个有名的诗人,名气不小。

    李渊听闻常达的名声,有心招揽,便派人多次寻找,又请常达出山。

    常达备受感动,便投降李渊。

    常达先被任命为统军,又被任命为陇州刺史,抵御薛举。

    此时困守大震关,不是没人劝常达投降,但皆为常达斥退。他深受李渊的知遇之恩,自然要为李渊死节。

    而且长安陷落之事,只不过是敌军一家之言,是否为真,谁也不知,也有可能是隋军故意散布谣言,以乱军心。

    为了稳定军心,常达便下令,三军不得谈论此事,敢有散播谣言者,一律处死。

    常达是个将军,但也爱写诗,倒是有不少书生气。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