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步步危局-《天下安康》


    第(2/3)页

    若真的如此,那黄明远是得从什么时候便开始算计这一仗的。十几年前?他难道就知道自己有朝一日,会攻入关中。

    李渊简直不敢想象,难道真有人能神鬼莫测。

    殷开山也脸色难看地说道:“若是隋军偶然知道这个办法,那还好。可若是卫公精心设计的一个局,一切都是围着此事,那就太可怕了。

    臣想,卫公的算计,绝不会仅仅于此。”

    李渊点点头。

    至于隋军怎么进关中的,二人也没再去深究。反正有条秘密通道,可入关中。至于这条道怎么走,现在穷究已经没什么意义了。

    这件事,李渊秘密压了下来,没敢跟旁人言。此事若是让三军知晓,数万大军,怕是立刻就会生乱。

    当然此事压着也不行,隋军逼近长安的事情,瞒不了多久。

    为今之计,当如何处置。

    李渊秘密招殷开山、温大雅、唐俭三人前来商议对策。

    这些人再加上留守长安的裴寂、武士彟和失陷在晋阳的刘政会,才是李渊的绝对心腹,甚至连刘文静都算不上。

    三人之中,殷开山原是吏部侍郎,唐俭是内史侍郎,唯有温大雅不显山不露水,挂着大丞相府记室参军,但实际上温大雅才是李渊的谋主,专门典掌机要。后世歌颂李渊功绩的《大唐创业起居注》就是他写的。

    四人坐定,摒退众人。

    李渊将长安的求援信递给温大雅和唐俭。

    二人看罢,俱是面面相觑,说不出话来。

    “今日局势至此,已危如累卵。我军该何去何从,诸位有什么意见?”

    这时众人互相看了看,殷开山说道:“长安必须得救,但不能我军去救。”

    李渊忙看向殷开山。

    这时殷开山说道:“隋军之前不断在同州发起攻势,就是要调我军出长安。现在兵逼长安,恐也调我军回长安。

    这从长安到同州,一来一往,我军又多是新军,一旦遇到突袭,后果不堪想象。”

    温大雅和唐俭也皆是赞同。

    张文远和刘云芳摆出这个架势,原本意图还不是很明显,现在是图穷匕见,就是要困住李渊主力。

    隋军骑兵加关中平原,唐军一群新军撤退,不死也得拔层皮。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