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蔡王葬礼-《天下安康》


    第(3/3)页

    而且杨佶本来就是为了收拢人心的,这么做给了蔡王府面子,不至于让蔡王府丢脸,迎宾又能多和各级官吏接触,自己得了里子,倒是“双赢”。

    当然也没几个人有资格让皇太孙迎,主要是黄维扬负责,而杨佶在礼棚里接待那些高官。

    前几年独存的秦王杨浩也因为杨玄感之乱时,与宇文述有交往,最后被人弹劾“以诸侯身份与内臣来往”,被废黜王位,免除官职,其弟济北侯杨湛坐兄事被废免,整个大隋宗室里面,真真找不出一个有官有职,能跟官吏交流的人。

    大隋灭亡后,为什么没有一个宗室跳出来复国,完全是杨广提前把所有宗室清理干净了。杨智积是最后一个,也无怪杨智积怕的要死了。

    或许是上午杨智才闹了那一场,到了下午,竟有内侍从宫中匆匆而来,宣读天子诏书。

    不管杨广是作何感想,他在诏书中追授杨智积为“光禄大夫,谥号敬悼”。

    夙夜警戒曰敬,敬身思戒。恐惧从处曰悼,从处,言险圮。“敬悼”这两个字,倒是足以表面杨智积的一生。

    诏书之中,宗室最关心的爵位承袭问题,天子没有提。不过这样,杨智积之子杨道玄已经很开心了,天子给了谥号,还追封了官职,无论如何,至少使其父的身后没有蒙尘。

    事实上,历史上的杨广还真没给杨智积一个谥号,不说杨智积在宗室中的硕果仅存和一生的战战兢兢,不提堵住悠悠众口,就凭杨智积在弘农之战中堵住杨玄感,没有使杨玄感杀入关中,侧面挽救了大隋,杨广这么做也不应该啊。

    杨广对宗室之凉薄,可见一般。

    不过这次皇太孙来亲祭,又有天子的封赏,百官的拜祭,蔡王杨智积的葬礼总算不再显得那么寒酸。

    而为杨智积带来这一切荣耀的弟弟杨智才,则是在这件事之后,再也没有人见过,直到后来的江都之乱。

    大抵,是死了吧。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