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进军三弥山-《天下安康》


    第(2/3)页

    听闻西突厥河中生乱的消息,本着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的原则,他立刻派人前往河中,与对方结盟。但双方相隔数千里,他对这群人的实力、能力全不了解,这一举动也只是“有枣无枣,打上一杆”,并未报太大希望。

    今年开春,趁着西突厥主力不再,他便布置对突厥牙帐的攻击。

    其实去年时机更好,但还是没人,而且连破焉耆、高昌、龟兹,手中那点人不断摊薄,根本没有打大仗的可能。

    经过一冬天,黄明辽和李节费劲心思,终于聚拢了两万人马,这才有机会打这一仗。

    西突厥在三弥山牙帐的军队并不多,只有万余骑。

    自薛延陀部突袭这里之后,射匮可汗便已经准备放弃这里。一方面这里被薛延陀部一把火烧毁,若是重建,还要花费巨大精力。另一方面,这里离着大隋太近了,虽然方便向东开拓,但也在隋军的眼皮子底下,隋军随时可以对此地进行攻击。

    再留在三弥山,意义不大。

    但这里终归是突厥牙帐。若是旁的时候,撤退也就撤了,但现在河中叛乱,碎叶川有薛延陀部肆虐,射匮可汗为了维持西突厥在天山以南的统治,给各属国信心,也得必须坚守住这里。

    所以射匮可汗给阿史那咥下了死命令,务必守住三弥山。

    阿史那咥也是头大,以万余骑兵,守住三弥山,根本就是强人所难。但射匮可汗诸子皆丧,以突厥人的寿命,很难活到再有成年的儿子。阿史那咥作为射匮可汗的嫡亲兄弟,甚至是未来的继承人,势必要做出表率。

    西突厥人不擅守御,阿史那咥只得在三弥山周围设置一圈栅栏,作为防御工事。

    隋军占领乌垒城,契苾部又重回鹰娑川,阿史那咥便开始心惊胆战。他为了维持西突厥庞大的形象,迷惑隋军和西域诸国,不断派遣军队,分成小股,向西面劫掠。

    刚开始效果很明显,西突厥骑兵,来去无踪。秦琼驻扎在乌垒城,后勤补给需要从焉耆运输。西突厥骑兵多次袭击隋军的运粮队,乌垒城的补给线路严重受损。

    秦琼几次欲围歼对方,但还未动手,便被对方逃脱。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