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越喜地之战(一)-《天下安康》


    第(2/3)页

    渊太祚遂以大将石臣为前锋,率主力三万往北而去。而渊太祚为了防止沈阳城内的隋军出击,则亲自断后。

    石臣是渊太祚手下的一员猛将,他满脸麻子,其貌不扬,军中称其为石大麻子。石臣是渊太祚手下少有的寒门出身,从小便在渊太祚麾下当兵。因其作战勇猛,被渊太祚选为亲兵,之后一路成为渊太祚的心腹将领。

    石臣也忠于渊太祚,两次在战场上为渊太祚挡箭,被渊太祚视作可托腹心之人。

    此时渊太祚军中,虽然还有不少子弟,但死的都是敢拼命的,军中能担大任又能信任的却没有。渊太祚迫于无奈,只得任命出身不高的石臣为大将。至少石臣是军中头号猛将,且多临战阵,又对他忠诚无二。

    临出发之前,石臣向渊太祚保证,“保不住开原,提头来见!”

    石臣的三万余人北上,本质上其实是一场大逃亡,因此坛坛罐罐的东西也不少。渊太祚判断隋军除了沈阳城和攻击开原城的部队,应该还有其余援军向沈阳赶,因此他命令石臣,务必放弃一切非必要的物资,加速往开原赶。

    可惜渊太祚没提前告诉石臣什么是非必要的物资,出身贫寒的石臣大量物资都不舍得抛弃,因此一路上为了运输物资耽误了好几个时辰。

    石臣的耽搁也使得黄明信有更多的时间布置城防。

    渊太祚也有些了解石臣的性格,几次派人催促石臣,加速前进。

    石臣为了表示不会误了时间,遂亲自带队为先锋开路。此时石臣还没有完全认识到他们目前的险境,而是单纯的认为只是隋军突袭开原城。其部援军赶到,必能合围攻城的隋军。

    石臣作为军中第一猛将,也是第一好战分子,打出野性时会光着膀子顶着箭雨往上冲,因此其本部亲军打仗时也是悍不畏死。又因其勇猛顽强,他也被称为“下山虎”。

    此时沈阳城离着越喜地不过百里,注定了是不平静的百里。

    黄明信自与郭荣分兵之后,自忖手上五千人兵力不足,难以守住越喜地,因此便将目标放在了迟滞高句丽军队的方向上。

    此时军中有骑兵八百人,黄明信将其全部交给麦仲才,令其在高句丽军队前进的方向上骚扰,最大限度的阻击高句丽军队前进的速度。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