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中南旧事(一)-《天下安康》
            
            
            
                
    第(2/3)页
    为了能够方便运输与补给,十多年来,从林邑往北,黄明聪和黄明俊共建立包括天南港(今岘港)、交趾港(今海防港)、东合浦港(今湛江港)、南海港(今香港)、南岸港(今泉州港)、琉球港(今基隆港)、舟山港、上海港、郁林洲港(今连云港)、崂山港(今青岛港)等十多处港口。
    这些港口沿着海岸线分布,联通南北,延伸内陆,支撑起整个中国的近海航线。
    而黄明远也通过这十多个港口所建立的近海航线,建立了一条便捷有效的转运通道,使得南北物资互通有无,加速了南北的发展,也开始了最初的海上资本积累。
    同时依靠近海航线,依托大洋舰队,黄家的商路一度向北连接高句丽三国和倭国,向南到达东南亚、南亚各国。香料、宝石、瓷器、丝绸、茶叶······一条条从两汉时期已经不在的海上丝绸之路被重新连通,而中华海军也正式开始从近海走向深海。
    就是这些看不见的收益,才能使得黄明远的腰包时时充足,黄明远才能收买人心,才能养兵养人,才能发展科技,才能收拢情报。
    而在这十年之中,黄明聪也将一个小小的林邑扩展为一个半独立的南天国。
    黄明聪官封荡州刺史兼管农州、冲州之后,面临的最重要的事情便是要防止林邑余孽的反扑。
    而在隋军占领林邑不久,从关中赶赴岭南的部队大都被调回关中。此时的林邑守兵以黄明聪的泸州军为主,加上其余各部,不足万人。
    黄明聪屡次向朝廷上书兵力不足,朝廷乃下令征调桂州、郁州、合州、高州等地的土人约万人,组建了天南军,与原本的驻军负责林邑之地的防卫工作。
    林邑荒蛮之地,关中的高门大族自是没人愿意来林邑,因此这支部队自然落入黄明聪手中。而黄明聪乃通过带来的泸州军和这支新的天南军,开始重新整顿林邑三州的兵马。
    很快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整合林邑的机会出现。
    大业二年三月,原林邑王范梵志的儿子范头黎被林邑旧臣在安乐(今越南广义市东北)拥立为新的林邑国王,定都古垒洞。
    范氏统治林邑三百多年,虽然范梵志被杀,但其底蕴深远,实力巨大。范头黎打出林邑国的旗号之后,林邑故地的中上层贵族纷纷举兵相应,一时之间,整个林邑烽烟四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