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王师南征-《天下安康》


    第(2/3)页

    二人奉命讨贼,临行之前,杨广命令二人,务必尽快剿灭江南的叛乱。

    事实上在杨广心中,是将江南的叛乱当做了一隅乱事,并没有放在心上。他始终认为这些乱事不过是疥癣之患,大军一出,立刻平定。至于他为什么这么愤怒,并不是感到江南的叛乱威胁到他的统治,而是他认为江南人辜负了他的期望。

    在这种想法下,任何的征讨不利都是不被允许的,这也便注定了吐万绪和鱼俱罗二人悲剧的命运。

    吐万绪和鱼俱罗受命之后,一路南下。除了部分左屯卫官兵和关中府兵以外,二人又从淮北、淮南各郡征调官军府兵三万,沿运河到达江都。其部在江都补充完军械、粮草之后,二人开始准备渡江。

    朝廷和江南乱匪主力隔江相望,即将展开一场决战。

    刘元进和朱燮、陆凯的军队加起来有近二十万人马,但这仍旧无法阻止他们心中对官军的的畏惧。这种畏惧是大隋二十多年来通过对江南叛乱的残酷镇压一点一点建立起来的。无论是刘元进还是朱燮,在他们少年的时候都是听着北人的凶名长大的。朱燮甚至到现在还记得三十五年前陈国名将吴明彻北伐被俘的消息传来之后,江南士人绝望无助的样子,这种对北人的畏惧和仇恨一样,浸润到骨子里。

    听闻隋军主力到达了江都,仗还没打,刘元进和朱燮立刻紧张了起来。

    不怪二人这么紧张,因此二人都没想到隋军主力来的这么快,而且计划中的长江防线布置得也不是那么顺利。

    全取长江南岸的进军并不顺利,负责西进的朱朗进攻丹阳郡不克,被太守元仁挡在了蒋山以东,这便使得朱燮筹谋已久的长江防线失了一半。即使他们将隋军拦在长江以北,隋军大可绕过正面的延陵城,选择从江宁到当涂之间从容过河。

    这不过是多花费一些时间而已。

    南船北马,朱燮早就预计好了。若是要破敌,硬拼其实不太现实,最好利用南军的长处与隋军打水战,将隋军拦在江北的时间越长,那么他们在江东准备的越充分。

    可现在一切成了幻想。

    朱燮筹谋了许久,最后下定决心说道:“既然我军难以防范隋军的登陆,那就主动出击。隋军骄纵,素来看不起我义军。我军以水师趁夜偷渡,突袭隋军水师,其必然无备,我军必能击破其军。没了水师,我看隋军怎么过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