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洛阳反应-《天下安康》


    第(2/3)页

    杨广因为四处巡幸的原因,常年不在朝中,因此洛阳、长安两地反倒形成了一套正常运转的班子。每次杨广出行,除了一直跟随他的皇长孙,便留次孙燕王杨倓和三孙越王杨侗二人常年坐镇洛阳和长安。

    没有成年皇子,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不过洛阳朝廷虽然杨倓是留守,但他毕竟才十岁,根本掌不得事,因此权利便为下面的大臣掌握,而具体到人,便是担任副留守的民部尚书樊子盖。

    杨广很信任樊子盖。

    樊子盖是庐江人,出身北齐旧臣,曾做过北齐的太守。樊子盖投降北周之后,一直在外为官,历任各地太守、刺史、总管等职,兼职文武,因而与朝中的各势力派没有什么牵连。而且樊子盖为人清廉谨慎,不纳贿赂,治军严格,是个强硬派人物。

    杨玄感叛乱消息传来之后,朝中众人又惊又惧。洛阳城内虽然还有数万军队,但这群人是什么货色大家都很清楚。众人为杨玄感声势所震,心思不一,哪里有抵抗之心。

    这时众人各有意见,不少人纷纷请求朝廷暂避回长安。

    这些人也打着别样的心思,尤其是关陇世家之人,觉得朝廷若是能趁此机会搬回到长安,那最好不过,因此这些人也在私底下散布流言,制造恐慌。

    樊子盖却不为所动,厉声斥责朝堂上建议要迁都的人。樊子盖作风强硬,手段狠辣,此时他兵权在手,没人敢再言语,樊子盖急了可是敢杀人的主,当初在河东处置废汉王之事也是杀的人头滚滚。

    樊子盖一面征调各军,加强洛阳城内外的防务;一面命军队巡查各坊,严查造谣、生事之徒,一旦抓获,严惩不待。

    众人见樊子盖杀气腾腾,为其所慑,因此不敢再在明面上生事,反倒潜入私下里继续为乱。

    虽然现在看起来很平静,但樊子盖也很清楚,此时的安静只是暂时的,若是杨玄感兵临城下,其后果不堪设想,这些人不是会直接望风而逃,便是会私底下合谋将洛阳城送给杨玄感。

    此时洛阳城内的禁军主力早就被杨广带走了,洛阳城内的都是一些府兵,打不得硬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