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争分夺秒-《天下安康》


    第(3/3)页

    这并不是臆想,而是有前例可寻。

    南齐永明十年(492年),齐武帝萧赜长子萧长懋去世,终年三十六岁。其子南郡王萧昭业通过自己的贤良仁孝打动了萧赜,同年四月被立为皇太孙,七月继承皇位。

    但现在的问题是当时的萧昭业已经二十一岁了,而今日的杨佶才六岁。杨佶再是得杨广的喜爱,怕是也很难被立为皇太孙,毕竟杨佶没有成年,而杨广春秋鼎盛,也没有急着立继承人的必要。

    最大的可能便是将此事搁置。

    但没有一个统一的东宫,他们这群东宫之臣便要星离云散了。

    现在能够将杨佶拖上皇太孙位的只有黄明远一人,可在这最关键的时候,他却不在。

    这时柴孝和最是急躁,带着一群人围在黄明襄身边问道:“黄舍人,鲁国公到底什么时候能到?”

    所有人都清楚,对于太子党最重要的人不是他们这些东宫之臣,而是黄明远。若是太子今日若是真的有什么不测,那只有黄明远能抵定乾坤。

    黄明襄此时也在急躁着,只是他算是东宫潜邸众人中的首脑,不能乱了手脚。对于兄长什么时候能到他也不知道。东宫的人,他的人,黄家的人,只要能用的全派出去了,可洛阳到蒲州一来一去一千里的路却不是虚的,兄长哪怕会飞,也得需要时间啊。

    这时候眼看黄明襄不说话,众人更是急躁,大殿内的气氛也降到最低点。

    此时杨广夫妻也接到信息,赶到了东宫。夫妻二人再是对这个长子的感情复杂,但其毕竟是自己的长子啊。

    萧氏坐在杨昭榻边垂泪,杨广站在外室无悲无喜,只有杨昭伏在榻上,泪眼婆娑。

    “儿子不孝!”

    就在此时,殿外忽然大喊,“鲁国公到了!”

    所有人都吃了一惊,往殿外看去。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