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革新儒家-《天下安康》
第(3/3)页
儒家本在春秋、战国时期,最为讲‘兼容并蓄’,如何到了今日,便成了困守窠臼的一门学问,盖因不知变通,不与时俱进,才至于今日。”
此语对于王通如振聋发聩之言,久久难以出神。儒家的式微是显而易见的,但众人却无能为力。尤其是汉魏以来,中原沉沦,不少统治者把此锅丢给了儒家,这个更让儒家在这个时代显得没落。
实际上一直到白居易、韩愈等人发起古文运动,复兴儒家,这数百年之中,儒家虽然名为儒家,但其内里早就不是当初的儒家。要不然韩愈也不会感叹连儒家的冠礼都没人在乎了。
对于黄明远来说,儒家虽然式微,但数百年来已经浸入中国人的骨子里,无法再用另一种思想来取代他。打破比修补更可怕,其付出的代价,中国根本承受不起。
既然如此,自己所能做的,便是将其修修补补,而重点便是将儒家从守旧的形态中推出来,变成创新。
“通其变天下无弊法,执其方天下无善教。不必执于三教可一,而当是以儒为本,兼容并蓄,推陈出新。”
黄明远算是说道王通的心中,王通这时才如梦方醒,重重行了一礼。
“先生高明,弟子服矣。”却是对黄明远行了一个弟子礼。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