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以身殉道-《天下安康》
            
            
            
                
    第(2/3)页
    高颎笑道:“我一庶民白身,凭给人什么写贺表啊。”
    黄明远有些急言道:“高公,天下人没人把你当成白身。”
    “我写了,他就会听吗?”
    “高公,慜太子已经去了,这是事实,无论如何,向前看。现在不是说太子能不能为君,而是怎么让太子做个好皇帝,你历经世事,应该明白。今年一年,动荡剧烈,人心涣散,大隋经不起动荡了。太子因为地震之事,根基不稳,需要高公这封贺表来稳定形势。高公,为了你,也为了大隋,请上这封贺表吧。然后借着这个人情求太子帮帮忙,或许能够让高公回乡。”
    高颎摇摇头,凄苦地说道:“回乡,哪里是我的家乡。我这长安待了一辈子,熟悉这里的一草一木。走不了了,圣人不想让我走,我也不想走,我得看着我穷首白头一辈子的大隋。”
    老人家有些痴了。
    看着黄明远和儿子期盼的目光,高颎终究还是同意了。他不是向谁屈服,而是为了这个国家可以忍辱负重。
    “明远啊,你的好心我懂。你也不用再劝我了,我去写这封贺表就是了。你说得对,现在晋王是太子了,改变不了,得让太子做个好储君啊。”
    高颎推开了儿子的搀扶,转过身去,一个人颤颤巍巍地向正堂走去。谁能想到,当年那个宰执天下的高颎,如今背驼得这么利害。
    黄明远看着这个风烛残年的老人,充满了敬意。或许历史上的高颎自己已经知道自己的结局了,但仍然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做了一个殉道者。
    杨坚去世后,杨广任命高颎为太常。这其实算是一个与高颎和解的行为,只要高颎愿意臣服于杨广,双方相互之间,君臣相得,一笑泯恩仇了。
    可惜高颎最终没有按照杨广的剧本去演这一出好戏。杨广下诏收集北周、北齐的乐工和天下的散乐,高颎上奏制止;杨广奢侈靡费,又发起修筑长城的劳役,高颎劝谏;杨广对启民可汗恩宠和礼遇太过分,高颎劝谏;杨广宠信虞世基等人,高颎劝谏······
    杨广忍了三年,或许最后杨广也厌了,终于找了一个理由处死了高颎。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