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地龙翻身-《天下安康》


    第(2/3)页

    当然,大兴殿成今日的样子黄明远和元颍二人可没有少做贡献。拜二人当日所赐,整个大兴殿被破成了一个筛子,四处漏风;而火烧过的痕迹也是无比明显,整个大殿的柱子上都是黑色的焦印,异常明显。

    当然,大兴殿再破也没有其它法子,作为整个宫城的主殿,皇帝正统权利的代表,册封大殿只能在这里举行,否则就是名不正、言不顺。

    黄明远正微避着眼睛养神呢,忽然有人走到自己身旁“哼”了一声。黄明远睁开眼抬头望去,见一六七十左右的老者和一个五十余岁的壮汉站在自己的面前。

    这老者年事已高,鹤发鸡皮,一手拄着拐杖,颇有些站立不稳。但此人眼睛有神,看人如电,一身老辣尽在其中。

    黄明远不认识对方,不过看对方的态度就知道,怕也不是什么朋友了,不过自己仇人多,倒是不知道是自己什么时候得罪的人。

    老者见黄明远不认识他,有些愠怒,拐杖一杵地,冷冷地说道:“黄口小儿,不识时数,望自尊大,自寻死路,老夫看你是怎么完的。”

    说着又是“哼”了一声,转身离开。

    黄明远听得一头雾水,还是前边的李敏趁机告诉他来人是于家的老人,先太师于谨之子原上开府绥州刺史华阳郡公于绍,陪着他的则是于谨长子原北周上柱国大左辅赠司空燕国公于实次子监晋王军府事于仲文。

    黄明远这才了解为什么老头对自己这么不满,任谁家被杀、被废了三个人,还面子、里子都丢尽了,也会对自己恨之入骨。

    不过也就只能是恨了。

    若是二十年前,权倾天下的李穆、于翼都活着,自己还真不敢得罪李家和于家。但现在两家能干的子孙全都死了,留下的子孙尽是些酒囊饭袋反倒是一窝不如一窝。

    现在于家能撑大梁的就是于仲文,这家伙本来都做过行军总管和行军元帅,也算个人物,后因私下里卖军粮,因此被除名。现在虽然被杨广重用,但黄明远自信于仲文越不过自己。

    众人就这么无聊坐着,直到快要到时间了。哪个时代开会都这样,宁肯让所有人来了都等着,也得让小兵比领导早来上个把小时不止。不过幸运的是这个时候的朝会对臣子还算友好,能够允许朝臣们也坐着。若是要等到宋朝,你就只得站着了,当然若是到了清朝,你更是要跪着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