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军功受田(上)-《天下安康》


    第(2/3)页

    “主公,在受田制下,土地所有权属于军府,士兵对土地有占有权与使用权。但若是按照原本民众间的授田进行,恐怕又成了第二个府兵制了。而且事实上,实行府兵制,不仅节省了国家的军费开支,还保障了经济农业建设。”

    对于黄明远的意见,李子孝还是有些不是很赞同的。毕竟秦朝的军功受田不能搞,但若是搞平均受田,很快就演变成原本的旧形势,只不过让士兵的田地多一些。其实不过是扬汤止沸而已。

    “子孝,我说的受田,当然不是简单地将土地平均地分授给众将士,而是以军功的大小进行土地分配。”

    看到李子孝又要反驳,黄明远赶紧打断李子孝的话。的确,搞秦制的确是不可行的,但其实汉朝大部分的律法,都是披着汉法的外衣,实质上是秦法的血肉。

    对于自己设想的受田方式,黄明远给李子孝进行了详细的解说。

    “子孝,我设想的受田是分为三种:

    第一个是功田,这个是酬劳战功的。根据战功等级,制定一个受田标准。然后按照军功大小,分给士兵们新开垦的土地耕种。这些土地不允许个人私自买卖,只能和政府买卖。

    另一个是兵田,凡入兵籍者,在国家的受田基础上,再增受田二十亩,在兵籍者可享受兵田所有的收入。同时以十二年为期限,满期限者,兵田归个人所有,可以买卖。

    最后一种是恤田,凡因伤退伍和战死沙场者,根据伤残等级和战死情况,进行受田。所有产出,给与其子嗣、家人。直到其父母终老,子女长大成人,恤田收回。”

    李子孝惊呆了,这比他今天所受的所有冲击都要大。

    什么新制度的试验,这不是简单的受田,抛除兵田和恤田,功田制就是商鞅变法中军功爵制的翻版。而当年国家授田及土地私有制可是军功爵制的基础。

    自秦朝灭亡后,刘家父子用了近百年的努力,才和黄老、儒家等各派将军功爵制废除掉,若是现在黄明远将其重新使用,那将掀起什么样的轩然大波,李子孝不敢想象。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