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秦桂兰也是拍了拍脑袋,这才记起她儿子之前给公社打电话,确实有提到过,等过年再带着儿媳妇和大孙子回来过年。 “其实也不用垒新窑的,等过两年我准备在外面的院子,盖平房好啦!” 看着他爸给垒的新窑,程学民也不知道说什么好。 其实八十年代以后,陕北这边就很少有垒窑炕的,多是直接盖平房。 两层,三层的都有。 “那是你以后的事情,这新窑就得你哒他垒!” 听了她妈这话,程学民就不好再说什么了。 “热坏了吧?赶紧进屋喝点水!” “他大爷,他伯,一起进屋喝口水,学民他哒去全文那边帮工,也应该快回来了!” 秦桂兰将大家迎了进去,又心疼儿子赶紧给倒水,生怕自己这好大儿渴到啦。 “是啊是啊!大爷大伯二伯,都进屋坐都进屋坐!” “这次因为是出来公干,正好路过我们省城,便绕道回来看一下!” “也就没有准备什么东西,就只有几包烟带在身上!” “吸烟吸烟!” 程学民这次回来,确实不比上次过年的大包小包,就一个手提皮包。 里面装了几件换洗的衣服,跟几本书稿子和三条烟之外,确实没怎么带东西。 “对了妈,包里还有两包大白兔奶糖,给小家伙们散一散!” 程学民想起来,媳妇儿冯家幼除了塞了四条香烟之外,还给准备了四大包大白兔奶糖,说是等到家后,给家里的大人小孩散一散。 毕竟可是生了个大胖小子,按照家里的风俗,确实得散散喜糖来着。 当即,也不等她妈要将手提皮包给藏起来,从包里翻出了两包奶糖来。 这个年代的大白兔奶糖,可是高档奶糖,一般的县级供销社都没得卖,稀罕着呢。 “散啥散?额之前都给散过了!” 秦桂兰还想按住,强调她之前刚报喜回来的时候,就从公社买了点糖回来,给散过啦。 “妈!就图个热闹,这么多小孩子看着呢!” 程学民低声的跟他妈说了一下,现在全村人都知道他回来了。 大人还好,多在打谷场忙着收麦粮。 可小孩都是成群成群的往他家来凑热闹,程学民又难得回来一趟,媳妇儿冯家幼又准备了,不至于显得太小气。 “那也别散这么多!”秦桂兰依旧心疼,但也不好拂了她家娃儿的面子,只给了两包说道。 “好好好,听妈你的!” 程学民悻悻的笑了笑,这奶糖又能有几个钱,村里村外可不就图这个喜庆热闹吗。 可提过两包奶糖的程学民,看着这满院子的小孩,愣是犯难了! “学民,给额吧!” “额来帮你按户头散,省得这些娃儿乱哄哄的乱抢!” 当大队书记的大爷见程学民犯难,便将这活儿给拦过去了。 因为这活儿他门熟,往例村里有这些喜庆的事,基本都是老书记在帮着散,绝对做到一视同仁。 “好的好的,那就麻烦大爷你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