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淮南战局-《奋斗在五代末》


    第(3/3)页

    为了达成这一目的,李重进就得将南唐援军勾引到寿州的正面战场。

    所以就有了先前的撤军。

    只有周军撤了,唐军才敢上前。

    而李重进手头目前并无骑兵,就算是击溃了南唐援军,也很难进行长距离的追击,那大规模消灭有生力量也就无从谈起。

    冷兵器时代,军队死伤超过一成,甚至是半成,通常就会导致军心涣散、全军溃退。

    这也是所谓的兵败如山倒。

    南唐援军多达五万,若是在周军的攻击下溃退,缺乏骑兵的周军将很难有效追杀溃军。

    届时,南唐只需在寿州南面收拢溃军,其有生力量并不会折损太多。

    这是李重进不愿见到的结果。

    为此,李重进撤军撤得很彻底,不光撤掉了包围圈,甚至直接撤过了紫金山,将整个战场的最高点拱手让给唐军。

    而唐军也如李重进所料,进驻了紫金山,想居高临下来防守周军。

    这就正中李重进的下怀。

    在平地上,周军缺少骑兵,很难追击溃军。

    但若是这批溃军全挤在山里,那周军只需提早布下包围网,围剿起来就容易多了。

    可这又带来了另一个问题。

    唐军确实是进山了,可也确实占据了高点。

    居高临下,那就是有优势。

    周军虽然陆上作战远强于唐军。

    但这五万唐军不仅居高临下,还背靠寿州城,随时可以得到寿州守军的支援。

    而且在淮河上还有唐军的水师,随时可以接应山上的唐军。

    这种情况下,八万周军与五万唐军硬碰硬,还真不一定能有多少优势。

    硬的不行,那就得来软的。

    所以李重进就盯上了朱元。

    如果能利用宋孙两党的矛盾,临阵策反朱元,那这仗就容易打了。

    如何策反朱元,李重进也准备了两套方案。

    第一套便是直接与朱元联系,游说朱元造反。

    朱元本就是中原人士,如今客居南唐,遭到当权的宋党排挤,说动他策反,难度应该并不是很大。

    若是第一套没能生效,李重进也准备了第二套方案。

    那便是从古至今屡试不爽的离间计。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