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该来的终归会来-《奋斗在五代末》


    第(2/3)页

    自五代的第一代后梁以来,开封就一直是朝廷的中心,从开封来的京官都是从西门进宋城。

    所以在西门十里外便建了一个三栋两层大屋所构成的建筑群,平常可以作为驿站使用,京中来人时可作为迎接场所。

    快到驿站时,吴观对李延庆小声说道:“从现在开始到回宋城,除了必要的应答,你都不要说话,今天我们看着就行了,切记切记。”

    李延庆点了点头,无非就是看戏嘛,便跟着吴观进了驿站。

    在驿站进出报信的骑士,一个接着一个,而且频率越来越高,这说明陶文举离驿站愈来愈近了。

    听闻陶文举带了一个指挥五百骑兵过来,一行人从驿站转移到了外边的大棚之中,窦侃急忙命令驿站后厨增加酒食。

    接风会并未如李延庆想象的那般花火四射,双方平静地会面,合乎法礼地进行宣旨、领旨等各种程序,吃完接风的酒席后便合成一队人马回到宋城。

    五百骑兵被安排到节度使府中的校场中驻扎,陶文举和他几个随从则被安排到边上的几个院子中,院子以及侍奉的仆役丫鬟自然是早就准备好了的。

    出发时是早晨,回到宋城时已是下午,回来的路上一行人挤得很密,李延庆没找上机会和吴观说话。

    陶文举带着五百骑兵,显然不是来宋州观光旅游的,再加上他酷吏的名声,他要做的事情已经是呼之欲出了。

    一回到府衙,李延庆就跟着吴观进了他的院子。

    “你看起来很急的样子啊?有什么想说的么?”吴观进院一屁股坐在树冠下的椅子上,长呼一口气说道。

    “老师看到陶文举那一大帮子骑兵不急么?”

    吴观笑了笑,回道:“我有什么好急的,该着急的是窦侃和那些县令。”

    听到吴观这话,李延庆也稍稍冷静下来,轻轻说道:“我前日去了金胡里。”

    “嗯,我知道。怎么,动了恻隐之心么?”吴观昨天已经从护卫那知晓了。

    “是的,老师。”

    “现在时机很微妙,有所行动是不利于你父亲的。”吴观皱了皱眉头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