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满目河山空念远 二零八:峰回-《大汉嫣华》


    第(2/3)页

    远远的,宫人们通传道,“----太后驾到。”吕后牵着皇长子刘义的手走出高庙,刘交低下头去,行了一个揖礼,“臣弟参见皇嫂。”随即抬起手来,傲然而立。

    “原来是楚王爷,”吕后瞥了他一眼,淡淡冷笑道,“昔日高皇帝定下祖制,诸侯王非宣召不得入京,两位王爷如今出现在长安?莫非是想造反么?”

    “太后这就冤枉本王了,”刘交微微一笑,拱手道,“本王等并非不知祖制,只是听闻有人欲矫诏以宫人子搅乱皇室血脉,身为刘氏宗室,忧心不已。宁愿领这抗旨入京之罪,也要维护皇室血脉。”

    左相王陵上前询道,“楚王爷这是什么意思?”

    刘交微微一笑,“本王在楚地听说,陛下病重,有人却随便不知道从哪里弄来一个孩子,便说是陛下血脉,立为太子,臣等为刘姓宗室,俱都不服。”

    “一派胡言。”王陵甩袖气怒道,“皇子刘义乃陛下长子,前元三年三年三月生产,虽因生母出身卑贱而声名不显,但宫中彤史,宗正谱牒俱有记载,是正正经经地皇家血脉,宫中女史及宗正大人皆可为证。”

    “王丞相,”刘交拜道,“丞相一贯忠心耿耿,本王一向佩服。只是今日本王在高庙先帝灵前,说的不是国事,而是刘氏家事。丞相还是不要多言的好。”

    吕后道,“王丞相退下吧。”步下道,“今日策太子庙见,宫中女史虽不曾前来。宗正大人却是在的。不妨请宗正一言。”

    宗正刘礼步出,道,“确有此事。前元三年,太后遣宦者令往宗正,为王少使产子记录谱牒。”

    “楚王爷可听清楚了?”吕后笑道,“倒是楚王,仅以一言质疑皇家血脉,又是该当何罪?”

    “若是真的臣有错,本王自当领罪。”刘交昂首拜道,“只是本王有一事不明。皇长子出世之时,为何是由太后而不是由陛下报令宗正记录谱牒?而策命太子这等重大国事,又为何只有太后而陛下却没有出面?这些日子,朝中大臣只是远远的隔着帷帐拜见陛下,算起来。从夏日起到如今,已经足足有两三个月未见过陛下,实在心中焦虑。纵然陛下真的病重,策太子却是一国大事,请让我等入宫面圣。”翻身跪下。

    在他身后,众臣纷纷跪下。王陵左右看看,叹了一声,亦只得同时跪拜。

    吕后瞧着高庙之前大批跪下的百官,心中苦涩。这才知道,刘交之前纠缠于皇长子的血脉问题,只是一个幌子,真正地目的却是要借百官之势求面见刘盈。宗正刘礼本就是楚王一系之人,自然与楚王相唱和。

    “陛下是哀家亲子,”吕雉强硬道。“你们莫非是怀疑怀疑哀家禁锢了陛下不成?只是陛下如今实在病重,在未央宫养病,不得见人。众位的心思哀家记下了,你们请回吧。”

    刘交低下脖颈道,“臣,求见陛下。臣等不过担心陛下身体安危求见,太后却千般推阻,也不愿让我们亲见陛下一面。莫非,这其中真的有什么隐情。若太后让臣面见陛下一面,臣甘愿领罪。否则,纵然今日臣等血溅当场。楚齐两国百万之军即日便以清君侧为名,攻打长安了。”

    “放肆。”吕后怒道,“大胆狂徒,北军军士还不将其拿下?

    一时之间,长乐宫中剑拔弩张,双方都寸步不让,眼见得一场血战一触就发,忽听得远远地一骑奔马从章台街奔驰而来,马上青衣黄门捧着制书高声喝道。“陛下有旨,三刻之后将进谒高庙。”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