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六:落定-《大汉嫣华》
第(3/3)页
赵王如意时年十二,临行之前高帝亲自在宫阙门前送他。如意拉着高帝的衣冠求道,“父皇,儿子就不可以不离开长安么?----母妃素日里最疼如意,如意走了,母妃会难过的。”
高帝长叹了一声,挥袖道,“走吧,走吧。大丈夫当效鸿鹄,安可似燕雀般终生留于父母身边?”
“如意,”高帝语重心长道,“父皇盼着你做一只鸿鹄,终有高飞一天。”
如意懵懵懂懂的感受到了一些沉重,擦去了眼泪,坚强道,“如意会学着做一个好的赵王。但盼父皇替如意照顾母妃。”
语毕登车,碌碌宫车绝尘向赵地而去。
高帝直到宫车背影消失在宫门之外,方回过头来,叹了口气,独自负手走回深宫,背影竟见了一丝苍老。
汉十二年的春天似乎到的特别晚。
开了春,刘邦渐渐开始倚重太子刘盈,在国事之上预闻太子之意,间或点评得失。而刘盈见老父形容衰退,亦有不忍之意。或真有不赞同之事,也绝不执着争论。生疏了多年的父子关系在这个短暂的春天得到缓和张弛,父慈子孝,和乐融融。
赵王如意最终地去国离京,昭示着晚年的高帝最终在立储一事上的妥协退让。一时间,吕氏权势在长安城中达到极处,吕氏族人吐气扬眉肆无忌惮。
长乐宫赴宴之后,商山四皓搬出了吕禄府邸,在长安郊处寻了数间院落比邻而居,太子时常上门请教,宾主之间相得。
桃花灯第二次出场。
烈士暮年,壮心已矣!
本来我也和亲们一样讨厌刘邦的,不过写到这几章地时候,不知道为什么,心情就突然缓和下来了。
史上汉高祖在汉十二年五月去世。那么现在已经三月左右。只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了。
唔,从小说的角度而言,我满期盼的。
因为一个时代的结束,代表着另一个时代的新开始。
为此,亲们,戳一张粉红票吧(偶终于忍不住又要求票了。)
就在这段字的下方,请按“推荐推荐票支持作者”。
鞠躬,谢谢。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