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赵王-《大汉嫣华》
第(2/3)页
“阿嫣,”鲁元续道,“我不要你吃了亏才学会这些,所以我这么跟你说,我知道你不信……”
“我信。”
张嫣道。
她灿然一笑,“娘,您说的话,女儿都是信的。”
能够坦然装的傻一点儿,未尝不是幸福。
鲁元欣慰一笑,“那就好。”
“我却还担心你父王,他那少年得志的性子,如何忍受的了这次的挫折。偏偏我刚生完孩子,不能走动安慰于他。阿嫣,他素日最疼你这个女儿,你代为娘去看看父亲吧。”
“从长乐宫北阙出来,不过半里街路,就到函里了。”马车颠簸中,刘盈对张嫣笑道。“你看到外面热闹了么,若是在东市,还要热闹些,下次有空舅舅带你出来玩。”
“嗯,”张嫣从掌开的车帷下,望着熙熙攘攘的长安百姓,念念不舍,“舅舅你为什么要在宫外安一个外宅,你不喜欢住在宫里么?”
刘盈执果的手势些微一滞,笑道,“长乐宫当然很好了。——只是我忘不掉少时在丰沛乡野,邻里之间阡陌相闻,嬉戏打闹。”
“舅舅,”张嫣放下帘子,重新坐回刘盈对面,嘻嘻笑道,“你很念旧啊。”
刘盈微笑,剥了瓣橘子放在她嘴里,“你才几岁的孩子,知道什么叫念旧?”
说话间就到地方了,车轮吱呀一声停在一栋三间宅院前,刘盈先下车,再搀着张嫣下来,“你父居于东厢,阿嫣你自去探他吧,舅舅在正堂候着你。”
张嫣应了,苦着脸走向东厢。私心里,张敖对她而言并不像鲁元那么亲近,她迫不得已来了这儿,却不知道该用怎样的面孔面对这个陌生的父亲。
吱呀一声,她推开东厢房门。
出乎意料,房中放置了很多竹简,站在众多竹简之后,张敖清瘦的背影是一抹磊落的孤傲,像一只被放逐的鹤,悲哀长鸣也是一种清高的遗世姿势。
“父王,”张嫣跪坐在他面前。
“不要叫我父王。”张敖放下手中竹简,唇角勾起的弧度微微苦涩,“很快,我就不再是你父王了。”
“爹爹。”她从善如流。
张敖抬头看她,眸光有一丝隐忍,一丝温暖,一丝疼爱,“来长安的路上,可受了苦?”
“不曾。祖母将嫣儿护的很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