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章 时机已到-《三国骁将》
第(2/3)页
自己现在要做的就是在孙策做好准备前,拉出一支兵马来。刘宪很清楚自己需要做的是什么,对象也很明确,这些他已经算计好几个月了。
现在时机已到,是动手的时候了!
三天后,一封密报传到刘宪手中,上面只有两个字――得手。
隔了一天,一道消息让整个南昌城为之沸腾。“海昏王彬、樊裕遇袭,王彬横尸当场,樊裕重伤不能理军。”
海昏,刘繇旧部屯地之一,有军士五千余人,分为三部。分别有军司马张兰、樊裕、王彬领。其中王彬实力最强,人马近两千众。
海昏都尉由张兰领职,盖因其为刘繇麾下大将张英之侄。而樊裕则刘繇部将樊能的同乡,甚得樊能信赖,后跟随刘繇。(海昏都尉以及上缭都尉皆是华歆私授之职,不得朝廷认可。)
刘繇同孙策连场大战,手下大将尽数战死,待笮融杀薛礼、朱皓欲图豫章叛乱之后,其手下已无大将。军中职位最高的便是军司马,不要说是将军,就连校尉、都尉都没有。
同海昏的情形相同,上缭拥兵六千,兵马有五部之多,各占一地,互不统辖。好在当年为平笮融之乱时,刘繇调集了豫章二十七县库存的几乎所有粮草,上缭、海昏二县驻军虽多一两年内却还不用担心粮草短缺。
王斌、樊裕二人遇袭之事,短时间内就传遍了整个豫章郡,重重矛头直接指向了毫无伤的张兰。
谁得利最大,谁就最有可能做这件事。这个道理不只是现代人明白,古人也精通其道。特别是张兰此人缺少智谋,事的第二天就要兼并王彬部众,激起了王斌、樊裕两部军士的强力抵触,几乎引得全城大乱。也更一步做死了他的嫌疑。
局势震动,不但是海昏一地,就连旁近的上缭也是一片风声鹤唳,五部兵马刀枪在手,各自戒备。原本刘繇余部一致对外的局面,霎时间就被瓦解。
分蹦离散似乎是在所难免的了。
这个局面应该会引起有心人的触动,刘宪阴阴一笑。事情就是他搞出来的,严令、李达两名箭术好手完美的执行了他的计划。为的就是把刘繇旧部搞得人心惶惶,分蹦离散。
那王彬、樊裕以及张兰也是大意惯了,认为海昏城受他们掌控,三人相处的也算平和,是以对自身安全的防卫就不太注意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