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出谋当划策-《三国骁将》


    第(2/3)页

    袁术若弃淮南欲归河北,齐二人之力,更非操短日可收复。是以,操必急图袁术。”

    目视刘备,刘宪沉声道,“袁术北归河朔之时,就是主公脱身之际。术若投袁绍,则必从徐州过,主公可请一军就半路截击,袁术可擒矣。”

    “然统军须得曹操应允,即使其安心于主公无大志。而若得此,现日内主公需当学圃养晦,低眉顺目方可。”

    刘宪不过是按照演义上的路数简单的叙述了一下,看似简单,实际操作中却有着很多困难,但此番话对于此刻的刘备等人却是一场久违的及时雨、甘霖露。

    看着精神焕的刘备众人,刘宪感叹之余也不禁为自己暗暗高兴,就凭这次见面这番谈话,足以奠定自己在刘备心中的地位。

    “若曹操使人监视当如何?”刘备高兴过后,也考虑起其中的难点。但他把重点放到了出许都之后,而非出许都之前。

    刘宪惊讶之余却也暗自佩服刘备的心智,出许都之计固有万番困难,却也不是此刻众人所能预料的,刘宪已经给出一个大致的方向,能不能走出去靠的不是刘宪,而是他自己。

    “军中事宜,当主公断绝,若不从,杀之也无妨。”刘宪脸上露出一丝厉色,这个年代就是人杀人,你不杀他,他杀你,那里留的住手。“主公欲恢复汉室,自当有立足之地。徐州福泽,且百姓多感主公恩义而恶厌曹操,实乃苍天所赐,不取反受其咎。”

    曹操征吕布而还,路过徐州,百姓焚香遮道,请留刘备为牧。曹操借口刘备功大,需面君封爵,得以回绝。此事刘宪也有耳闻,自然估计得出刘备在徐州的能量。而且刘备困顿许都,曹操是不可能让简雍、糜竺等人就留他身边的,不出意外的话这几人还是要回徐州的。

    加上对刘备颇为信爱的陈氏父子(陈珪、陈登),以及依旧不从曹操的昌豨,这徐州之地简直就是上苍赐给刘备的安身之地。

    对于徐州的情形刘备自然深知于心,若是能领军在外,夺取徐州不说是易如反掌却也十拿九稳。“可夺取了许都,曹操若来,如之奈何?”

    关羽闻言,抚须言道:“弟与翼德迎之。”

    刘备黯然摇头,在乱世之中侵扎了十余年,他岂能不知自己与曹操的差距。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