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仇恨-《梦回甲午》
第(2/3)页
工厂里的工人多是朝鲜女性。她们平常已经习惯了抛头露面,对于进入工厂当名工人这个机会很珍惜。工作起来热情很高,和那些“脱南者”比较起来丝毫不逊,这也使得服装厂在很短时间内就开工生产。
三月中,阿尔斯楞率领三千名蒙古骑兵抵达柳京,他们之所以拖到现在才到,是因为携带着近万匹战马挽马,五千多头奶牛黄牛,以及近十万只绵羊。
战马和挽马抵达柳京的当天,就被石昌茂、石文锦他们瓜分一空。奶牛和黄牛被石云开送给了闵丙奭用来抵账,闵丙奭转手又把这些牛分发给朝鲜民众,以补充因为征调劳工引发的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同时分下去的,还有那十万只绵羊。
石云开当初向那尔苏讨要牲畜的时候,本来是打算用来丰富副食品或者建一个养殖场,没想到那尔苏一下子送来了这么多,这已经超出了石云开的心理预计,不得不把这些绵羊分发出去,交给普通农户饲养,以增加普通农户收入。
这个时代的养殖业还没有规模化,家禽和家畜一般都是由普通百姓家庭饲养。农民们对待这些牲畜极好,几乎是拿它们当家人对待。
或者比普通的家庭成员还要重要。
比如牛这种大劳力,一般都不是由一家一户**饲养,而是数户人家或者是整个村子集中饲养,农忙时耕种也是集中劳作,这种生产模式,跟后世的“集体公社”差不多,老百姓的劳动热情却有天壤之别。毕竟在这个时代,生产效率极端低下,辛苦劳作尚有温饱之忧,“磨洋工”等于是自寻死路。
羊这种家畜对于农户也是很重要的,放羊不需要壮劳力,老人孩子都能胜任,一户人家如果有十几只羊,繁衍下来每年能够创造出的经济价值能dǐng十几亩上田。
如果可能的话,石云开希望治下的每一户人家都有一头牛、一只猪、两只羊、十只鸡、五只鸭子、五只鹅。
这样的话,哪怕这户人家的土地没有任何产出,凭借着出售副食品,也可以保证生活无忧。
为了提供充足的家禽家畜,石云开已经开始了批量投入,在柳京以北的定州设置种禽饲养场。定州附近有朝鲜最大的云田平原,可以提供充足的牧草,定州境内水网发达,就在西朝鲜湾边上,能够提供充足的小鱼小虾,这些东西是饲养鸡鸭鹅最好的饲料。
打通那尔苏的关系之后,石云开不打算种植太多粮食,而是改为生产经济作物,粮食生产就以土豆、红薯、玉米等高产作物为主。至于军队和百姓需要的面粉大米等口粮作物,石云开准备从产量较高的清国江南地区,或者是东南亚地区购买,这样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受制于人,但只要石云开搞好和盛宣怀以及那尔苏的关系,相信依这两个人的影响力,石云开在大清国应该是畅通无阻。
至于东南亚,那要看镇武前军的战斗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