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沓中大转进(一)-《蜀汉的复兴》


    第(2/3)页

    第二、大将军姜维的机动兵团,立即从沓中东返。进入阳安关坚守。

    第三、改年号。

    没错,就是改年号。从现在开始,蜀汉的年号从景耀六年直接更改为炎兴元年。

    相对于秦为水德,刘邦建立的汉王朝一直为火德。所以炎兴就是大汉再兴。可是……好吧,这算是良好的祝愿了么?

    除此之外,蜀汉朝堂就没有进一步的指示了。刘禅先生对涪陵的关彝、永安的阎宇、南中的霍戈等地方将领发来的要求领兵北上的要求,一律不许——都好好给我在各地待着,伪魏的这次进攻没啥大不了的。看你们老大我改个年号吓死他们……

    与此同时,蜀汉版图的西北角,阴平郡,沓中。

    这里是位于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移行的岷山山脉北麓。和秦岭内部有很多山间盆地一样,岷山山脉内部也有不少地形平缓的盆地。而沓中就是这样面积开阔、土壤肥沃,极为适宜耕种的山间盆地。

    蜀汉大将军姜维自景耀五年来到这里屯田后,一年之内,已经开垦出四十万亩麦田。在去年的秋季种下第一季冬小麦后,在这一年的夏天,已经迎来了风吹麦浪的收获季节。

    按照常理,冬小麦的收获季节一般是在每年的六月下旬。但由于这里是青藏高原的边缘地带,海拔偏高。所以这里的收获季节稍稍晚了一个多月。而正是这一个多月,导致了姜维兵团行动的延迟。

    “大将军!我军驻守在盆地西北高山的斥候来报,距离此地八十里,已经发现了伪魏的前锋部队。看旗号,应该是伪魏金城太守杨欣。”

    “知道了,再探!”

    “喏!”

    打发走了斥候,姜维面色沉重的看了看舆图:“甘松方向,杨欣。我军正北面,王颀。东北方向发现了牵弘的旗号……三路齐来,可是,邓士载在哪里?”

    大厅里的人不多,但也算是有几个。可是能接姜维话的人真的不多。

    看看姜维现在的班底吧:护军刘敏,这是和王平同时代的人物,现在已经七十五岁了。参军来忠,也是快七十岁的人了。接下来就是骑都尉赵统,牙门将赵广等人。也都是四五十岁的中老年人。再往下,就没什么人了!

    没有人答话。姜维也没有再问。而是摊开自己的右手,又打开了那张已经快要被他挫烂了的小纸条:邓士载尾随将军,诸葛绪当头拦截。将军速东返!彝。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