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淳于缇萦-《西汉万户侯》


    第(2/3)页

    可实际上晁补之还真不知晓前面的小老头是窦婴,毕竟古代通讯又不发达,又没有照片,所以不认识也情有可原。

    再说了谁能知道日后大名鼎鼎的魏其侯窦婴刚三十出头就长的如同小老头一般。

    了解到此人就是窦婴之后,晁补之瞬间明白,晁家和他不是一路人,于是也就放弃了套交情的打算,笑着说道:“原来是窦···詹事,前詹事,下官失敬失敬!”

    虽然是笑着说失敬,可窦婴却感觉此人的笑的好假,真想一掌呼他脸上,尤其是这句话的重音放在了“前”字上,窦婴越看他越可恨。

    怪不得陶青等人说什么也要搞死他呢!窦婴心中想道。

    看见窦婴不说话,晁补之就笑着说道:“淳于夫人有什么问题,但问无妨,在下必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淳于缇萦闻言笑道:“也没什么问题,你既然听说过,必然也知晓我家世代行医,所以我对于你能够治愈眼疾的药物十分的好奇,不知道这种方子,能否让我看看?”

    晁补之听到这话,方才想起淳于缇萦的父亲,淳于意曾任齐太仓令,精医道,辨证审脉,治病多验。

    曾从公孙光学医,并从公乘阳庆学黄帝、扁鹊脉书,医术精湛,妙手回春,乃是当世有名的神医。

    当然了也正是因为是神医,却长期行医民间,悬壶济世,对王侯却不肯趋承。

    赵王、胶西王、济南王、吴王都曾召他做宫廷医生,他都一一谢绝了。

    因常拒绝对朱门高第出诊行医,被富豪权贵罗织罪名,送京都长安受肉刑,这才有了“缇萦救父”的故事。

    《史记》记载了淳于意的二十五例医案,称为“诊籍”,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病史记录。

    当然了此时的淳于意尚且再世,仍然是当世神医,不过当初的事情对他的打击挺大,加上现在年纪大了,所以也是处于半隐居的状态,不再替人看病。

    扁鹊见蔡桓公,桓公不信,其乃逃亡;淳于意慢王侯,乃被罗织罪名;华佗治曹操,孟德多疑,身死而青囊经失,这种事情数不胜数,这也是古代医家之人的悲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