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丞相府计议-《西汉万户侯》
第(2/3)页
王生心中了然,恐怕纵然没有自己的分析,陶青也已经对这个晁补之起了杀心。
“驱逐晁补之断晁错一,臂这是第一步。郅都明日即将到达长安,以他的秉性必然看不下晁错,所以这第二步就是郅都弹劾晁错。”
“但有陛下的宠信此时必然伤不了晁错丝毫,可晁错因此也会使满朝文武更加的厌恶他,因为自古以来站在天子身边的宠臣都没有什么好下场,这第二步就是恶其名,所以郅都的声势造的越大越好。”
“第三步则是浑水摸鱼,晁错晁补之刚才册封楚王的主意,陶公可以前去问陛下,推恩令日后是否都如此执行?由幼子继承王爵。”
话说到这里陶青再明白不过,虽然是问推恩令,但却是为汉族数百年下来的传统,如何确定继承人的问题?
一旦这个问题抛出,那可就是点燃了一个火药桶啊!
那时候会有无数的“商山四皓”跳出来指责晁错,为什么不是景帝,因为圣明无过天子,都是臣下的错,是晁错的错。
说到“商山四皓”还有一个典故,当年刘邦想要废太子刘盈而立刘如意,吕后大急,求助于张良,张良推荐了的人就是商山四皓。
他们分别是东园公、夏黄公、绮里季、甪里先生,乃是四个道家隐士。
有一天,刘邦与太子一起饮宴,他见太子背后有四位白发苍苍的老人。
问后才知是商山四皓。四皓上前谢罪道:“我们听说太子是个仁人志士,又有孝心,礼贤下士,我们就一齐来作太子的宾客。”
刘邦知道大家很同情太子,又见太子有四位大贤辅佐,而且群臣反对,于是只好消除了改立赵王如意为太子的念头。
开国之君刘邦尚且不敢如此的违背众意,景帝又如何敢呢?
而且一旦谈起这个问题,后·宫之中的窦太后也会爆发出非一般的生命力,因为她会发现小儿子梁王又有了问鼎皇太弟的机会。
陶青补充说道:“第四步推荐晁补之担任王美人之子的师傅,这一点老夫已经上书陛下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