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荐使-《西汉万户侯》
第(2/3)页
“所谓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此人正是原吴国国相袁盎。”晁错正义凌然的说道。
袁盎的为人如何,包括景帝在内都十分的清楚,他个性刚直,有才干,尤以胆识与见解著称,为人更是敢言直谏,所以以袁盎为使臣是再合适不过。
因为袁盎绝不会因为顾忌自己的生死而丢了汉廷的威仪。
景帝点了点头,看向晁错的目光全是嘉许,因为谁不知道袁盎是如何被罢官免职的?
还不是因为与晁错有矛盾?
晁错一上任,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派人查袁盎任吴相时所受吴王刘濞的财物,要论罪处罚,还是景帝诏令赦免袁盎为平民的。
现在晁错为了家国大事放下私怨,景帝心中如何不欢喜?
而陶青、张鸥则不是这样想的,因为当使臣,送公主去和亲,并且送与匈奴人钱绢,这差事可好干不好听啊!
百年青史之后,说什么的都有,到时候袁盎的名声就臭了!
譬如明末清初之际,投降后金的洪承畴,为了他主子的江山,可是殚精竭虑、废寝忘食啊!
可是等到天下太平,那个所谓的“十全老人”年间,把对“我·大·清”有赫赫功勋的洪承畴、祖大寿等人编入《贰臣传》,谁会考虑当时的情景?
娄敬献和亲之策,使的汉朝得以修养生息,但是一首《和番》道却其中的讽刺与无奈。
“汉家青史上,计拙是和亲。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岂能将玉貌,便拟静胡尘。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
更有那个签订丧权辱国条约的李鸿章,纵然他有百般辩解,也逃不掉万载骂名!
或许陶青等人想不到这么多,但是袁盎去办此事再合适不过,可是对丞相一派却没有丝毫的好处。
作为一个资深的政·客,陶青是不会容忍这种事情发生的,如果实在阻拦不了,那么大家就都玩完,一起掀桌子。
于是本着对手赞成的我投反对票,对手反对的我投赞成票的心思,陶青沉吟了一会说道:“陛下,臣以为不妥。”
“哦?丞相有何处不妥?”景帝奇道。
“袁盎为人秉性如何,想必陛下十分了解。”陶青说完这句话,见景帝点了点头之后,方才接着说道:“他脾气耿直,与晁大夫有着一拼。”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