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巨鹿之战破章邯、王离的秦军主力,军队猛增40万,实力雄厚,大发英雄贴,实行分封制,大封六国贵族,项强刘弱,此型胜也。 项羽爱惜士卒,但有功不赏,众人嗟怨,刘邦赏罚分明,有功必嘉,此一败也。 项羽刚愎自用,不听贤言,不纳忠言,有贤之士无用武之地,王佐之人不能施吕望之才,流失了很多人才,此二败也。 项羽感情用事,分封不公,刘邦,陈余,韩广三人不满,造成刘邦,陈余后期反叛,韩广被诛,留下了二人复仇的隐患,此三败也。 项羽残暴不仁,坑杀秦军二十万,每过一地尽皆屠城,失秦人心,也因为如此终无法得汉中,此四败也。 一败 章邯投降项羽得益于陈余,陈余见项羽章邯二人僵持颇久,而项羽粮食不足,写了一封求和信给章邯,信中先从大秦名将蒙恬开始,从他出征六国到北击匈奴筑长城使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为始 ,最终还是死于赵高之手,之后开始细述赵高指鹿为马,独揽朝纲,谮害丞相李斯,最后夸章邯 英勇,精忠报国,怎样为国操劳。 文章用了大量对比,用蒙恬和章邯来对比,暗喻连蒙恬都被害死了,你章邯即使打败项羽之后功盖于世赵高会放过你吗? 果然章邯不久之后投降项羽,可以说陈余功不可没。 张耳与陈余是结义兄弟,在分封大会上项羽 受赂于张耳封张耳常山王,功劳最大陈余却被项羽忽视了,最后经人提醒,项羽才不耐烦地把南皮三县封给陈余。 别人封王有号,唯有陈余仅仅只有三县而已,陈余当时就准备亲自领兵攻打项羽,但是碍于项羽势大只能退一步,从此项羽身边又多了一个隐患。 二败 项羽入咸阳之时,有一姓韩的书生猜想项羽要到彭城建都,便进谏道, ‘关中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战国时的秦国以关中做腹地六国联军皆不能攻入,关中险要之地,进可攻,退可守,秦始皇得天下就是有关中做腹地,得关中者得天下。’ 刘邦当初为了得到关中不惜花费重金珠宝贿赂项伯,最后项伯向项羽进言祈求将汉中赐给刘邦,最终项羽同意了,楚汉之争就是围绕着关中争来争去,由此可见关中有多么重要,得关中者得天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