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最后-《英鸾》
第(2/3)页
列队整齐的贡生队伍里有人气息出现了摇晃,而更多的人,板着脸孔,但眼角却现出晶莹。
在宏伟的宫殿和两位高官的相迎下都竭力保持形象的贡生们,却在那一道清风下轻易的触动。
天朗气清,又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
在清风的吹拂下,也仿佛在自己过往付出的一切触动下,年轻的贡生们忍住心中的激荡,跨入了丹凤门之中。
穿过千般尊严,万般气象的丹凤门,在两位尚书的带领下,考生们走上白玉桥,而在他们的前方,便是那居高临下巍峨壮观的正殿。
大明宫正殿,含元殿。
含元殿,大开。
原本受到背后清风拂动而气息摇曳的考生们,此时完全屏住了呼吸。
难言的震撼。
吏部尚书和礼部尚书眼中全是理解,那栋大殿对于已经为官多年的他们而言都还足够震撼。
哪怕是他们,也不是常能见到含元殿大开。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这栋面阔十三间主殿,进深六间的巨大宫殿只在大朝仪、皇帝上尊号、改元大赦之时才大开。
除此之外,只剩一个场合。
那就是国试殿试策试举人。
这是王朝的荣耀,光辉的起点,当考生们一步步登上白玉台阶,只觉浑身都被那庞大的气势所慑。
站在这座宫殿之上,可俯瞰整座神都城。
此时,在正殿外,站着大周的栋梁们,以内阁阁老为首的文武百官。
其中内阁首辅告假,站在最前方的,就是既是阁老又是会试文试主考的方伯年。
就在考生们满含敬畏地看向那位位高权重的老人之时,那名老人却在看着最前方的那位少女。
看着那个他点出的解元,他点出的会元。
方伯年不用掩饰他的视线,因为文武百官们的视线大多都看着那名少女。
她站在无数被含元殿震慑的考生们的最前方,神情平静,眼睛明亮,每上一阶,其他人的神情愈敬畏,而她,却越平静。
仿佛她早已站在了最高的位置。
只是回到了,这个地方。
而她,终于迈进了这个地方。
考生们依序进入大殿。
就在这个时候,筝声顿起,那是属于皇族的礼乐,所有人都精神一振,俯下身去。
桑榆出现了。
随后国师大人侧身,从他身后,走出那个文弱的年轻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