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青州-《英鸾》
第(2/3)页
明明是平平无奇的相貌,平平无奇的装束,他却仿佛站在青山之上,和着清风,迎着琴律,带着周人的骄傲,对天祈祷。
方寸间,却威严生。
恍惚间仿佛看到头戴草冠披着木兰的大儒在河岸边为他吟唱。
“他这样是不对的……”年长的举子们一边勉力维持着心神,一边顽固地念叨,“礼官不会给他高分的……”
这仿佛是他们最后能安慰自己的东西了。
“的确,”段立峥看着朱鸾的笑容叹了口气,目光有些痛心。
这名青衣少年的确有才华,但六艺之礼,本来考就是举子对古礼的了解和掌握程度,和其他五艺不同,这名少年的动作明显偏离了标准。
“不知礼官会如何判定。”段立峥叹道。
“这不重要。”他身边的少女却突然开口,眼中笑意盈盈,看向南方擂台的底下。
“因为有些人已经做出了选择。”
段立峥随着她的目光看去,却骤然一惊。
不光是内侧的举子们,外场的观众席也是分南北的,而此时,大部分的百姓都已经聚集到了南方擂台而下。
所有人的围观者都快被那名青衣少年的动作拉走了。
“这就是擂台赛。”朱鸾道。
天后娘娘创建擂台赛的意义,不光是为了营造竞争的氛围,更是给观众选择的机会。
谁能吸引百姓,谁台子下的人就越多。
阳春白雪被强制拉到了民间。
这是民间唱对台戏的作法,更是天后娘娘被后世口诛笔伐的污点。
但就在这个时候,显示出了它的意义。
“真是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有老夫子看着不断朝南方擂台涌去的人们,痛心疾首地怒骂道。
但就在这个时候,等待在台下上台的有些年轻举子却若有所思。
“但是……真的很好看啊。”
是的,的确很好看。
在古乐声中,仪礼进入了最后的阶段,而南方台下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即便改动了些许古老的动作,但那名少年的一举手一投足,却能感受到铿锵有力的尊严和庄重。
六艺和文试其他的科目不同,所谓艺术,必须灌输自己的情感。
否则就无法打动人心。
这句话不被大多数人接受,就是曾经不包括一板一眼的礼。
但这句话果然是对的。
朱鸾凝视着台上的青衣少年,他改了动作,却没有改动灵魂。
还注入了自己的灵魂。
他的动作就是他的言语,被束缚又不束缚的,清澈洪亮的声音。
“他叫什么名字?”朱鸾看向段立峥问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