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相信-《英鸾》


    第(3/3)页

    司仪将第二张诗签放到一边,眼看了一眼至始至终被那女孩子捏在手里的小锤。

    她难道是因为要时刻准备着击缶才一直拿着这锤的吗?她就这么笃定自己一定答的出来?

    司仪几分感叹,手又往坛子里深入了一些,拿起了第三张诗签。

    周围高台上人紧张起来,之前好几场就是结束在第三张上,第三张诗签基本上是可以划分业余和专业的一座分水岭。

    “晋元朝玉征四年毕严先生所作的《叹金瓯·大火流兮》。”司仪朗声念道。

    这首诗一出,原本热气腾腾的空气骤然出现了一个空白,高台边的人面面相觑。

    就在这样的一瞬的安静里,清脆的缶音变得异常清晰。

    “大火流兮?”学子们面面相觑,“毕严先生是古文名家,什么时候作了这样一首诗?”

    “的确是有这样一首,”天字阁里,原本一只静静坐在一边的司徒高义突然开口。

    屋子里的众人都向他看去,小少年没想到自己一下子引起那么大的注意,有些紧张地解释道,“那是在毕严先生写给自己妻子的一封信里,有这样一首诗,我记得收在《玉林集》里。”

    “《玉林集》是只在江北地区流传的诗集,我是江北人,所以知道。”司徒高义继续说道。

    地方流传的诗集,一般学子也就只是翻过而已,这样一首写给妻子的诗,又有谁会去特意背过?

    年华藏皱起眉头,看向高台。

    “朱小姐已经得了,”一回生二回熟,司仪已经不再慌乱,而是含笑说道,“宋公子这边呢?”

    宋雪松脸上现出几分焦躁,嘴里念念有词,像是在拼命回忆着什么,面对司仪的询问一言不发。

    司仪转向朱鸾,说道,“如此的话,,朱小姐,我数到三,你可以开始背……”

    他还没有说完,宋雪松一咬牙,抓起身边的小锤,狠狠击了一下缶。

    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英鸾》,微信关注“优读文学 ”,聊人生,寻知己~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