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意外之喜-《红楼野心家》


    第(2/3)页

    贾瑞只好把被子蒙上。

    迷迷糊糊到了卯时正,一阵鼓响,考试正式开始。

    此时天还没大亮,各个号房里面纷纷点起了蜡烛。

    巡考官和兵丁在板子上举着试题,在号房中间来回走动,考生们纷纷记下了试题,开始答卷。

    这一场考试内容,主要是史论。

    用历史上的一些事实,进行论述,阐述自己的观点。

    一共五道题,每道题要求四百字以上。

    第一道题是:“周唐外重内轻,秦魏外轻内重各有得”论。

    这里的“周”指的是武则天建立的大周朝,“唐”,自然就是唐朝。

    “内”,指的是朝廷,“外”指的是地方。

    “秦,魏”,指的就是战国时代的秦国和魏国。

    整个题目的意思,就是论述朝廷和地方的关系。加上“轻重”,就具体为藩镇问题。

    意思是唐朝藩镇割据,地方权力大,朝廷权力小。

    秦国和魏国地方权力小,朝廷权力大。

    这两种方式,各有优点和缺点,就着这个思路,进行论证。

    第二道论述题是:“贾谊五饵三表之说,班固讥其疏。然秦穆用之以罢西戎。中行说以戒单于,其说未尝不效”论。

    这是一道平戎题,也就是平定周边少数民族的论述题。

    第三题是:“诸葛亮无申商之心而用其术,王安石用申商之实而讳其名”论。

    这里的“申”,指的是申不害。

    “商”,指的是商鞅。

    这是一道论述变法的题目。

    第四题是:“裴度奏宰相宜招延四方贤才与参谋请予私第见客”论。

    意思是裴度给宰相上了一个折子,为了招揽人才,请允许他在家里见这些客人。

    这是一道举贤题。

    第五题是:“北宋结金以图燕赵,南宋助元以攻蔡”论。

    这是一道论述以夷制夷的题目。

    试题一出来,举子们立刻议论纷纷。

    “啊?怎么出这样的题目?不应该啊。”

    “怎么说变就变了?八股和试帖诗呢?”

    “肃静,不准喧哗,老实答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