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当初那个因为一句话,影响了李方晨后来一生的罪魁祸首。 李世民难道真的愿意放过对方? 如今物是人非,不提也罢。 他心中明白,秦王,再也压不住了! 若他为贤,则大唐蒸蒸日上,若他为逆,则大唐亡国只在旦夕之间。 太子、魏王一干人,加起来,都未必是秦王的对手。 等到高句丽之战结束,回京之后。 李世民要做下决定,必须给个说法才行。 李方晨做得足够多了,李世民不可能再让他游离朝堂之外,他既是李氏子孙,就该有李氏子孙该有的模样。 封地突厥两道本就不少,足以披靡大半个大唐的疆域之土,除此之外,李世民打算再立一王! 坦白说,就是给李方晨双王双爵之位。 秦王位留给秦王府长子,新赐一字亲王位,留给李方晨自行决断。 若是今后李方晨子嗣中出了让他偏爱的存在,也好将另一王位传下。 另外,还有免死金书。 秦王一脉,作奸犯科是小过,谋逆叛国不重叛。 三代不绝,百年无忧! 太子掌三卿,定国事;秦王策六部,谏国论。 权利上,李方晨近乎与李承乾平起平坐,而实际上他还是会低太子一头。 除非哪一天,他想通了,要做太子! “陛下,探马来报,高句丽兵马正在撤离此处!” 大唐平定了边患,可以腾出手与高句丽好好较量一番,这对于渊盖苏文来说,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别看他在与大唐的交锋中占尽优势,可他比谁都清楚。 这是因为一连串的设计,使得大唐首尾不两顾,这才有可乘之机! 可李世民哪里会答应,直接下令,盯死这高句丽大军,一个都不打算放过! 二十万唐军与二十五万高句丽军队交战,已有半年之期。 胜负各半,谁都无法将对方完全吞下。 至今,已有近六万大唐亡魂升天,而高句丽也仅剩十三万人。 真正的高句丽主力,被李靖拖在海州无法赶来支援。 渊男产越打越是憋屈,高句丽国中负责大事,掌管政权的是他大哥渊男生。 几日前就送来了书信,国中火药储备枯竭。 父王那边暂且不提,渊男产这边,已经濒临火药耗尽的困扰。 除此之外,还有一件事,很让渊氏兄弟头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