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缺失-《勿忘昔日共祸福》


    第(2/3)页

    “答案当然是A!你给我坐下。”

    晚上回家迟了,我到家的时候妈妈已经把米淘好入了电饭煲。

    吃完晚饭写完作业,我走入卫生间洗澡。八月二十一日的记忆袭上心头:“那天洗澡以为神明恩赐于我唱起流行歌曲,然而事实却不是我所想的那样。究竟神明的启示是什么?无论如何,我有必要在当天晚上去男生宿舍里看一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八月十八日,没有心情看天气,反正不用看我也知道天上肯定飘着白云。

    “易佳和……”

    “早上好,高老师。”我一听到高嘉丽的声音就打断她说话,向她挥挥手随后头也不转走进校门。

    进入教室,班中有五位同学,这场景似曾相识——倒不如说这就是我第一次重返过去在八月十八日早上看见的场景嘛。

    “早上好,叶果果,周慧,还有正在吃手抓饼的吴前进。”刚低头咬了一口手抓饼而嘴巴鼓起一个包包的吴前进抬起头来一脸茫然地看着我。

    “哎,你怎么不和我打招呼啊?”楼国华问我。

    “还有我。”范晓凤跟着楼国华问我。

    上次这两货都没向我打招呼,这次倒问起我来了。

    “早上好……”我无力地应付道。

    在三十分钟内完成四十五分钟也完不成的试卷,我呆坐在座位上无聊地看起窗外的多多白云来。趁我发呆,高嘉丽忽然出现在我身边抓起我的试卷审视。

    “喔,九十四分?你怎么做到的?”

    我抬头望望高嘉丽,她正用一副难以置信的表情凝视我。貌似在我的记忆中,高嘉丽还从来没用这样的表情看过一位学生。在高嘉丽的思想里,优秀的学生考得高分是理所当然的,然而我在高嘉丽的眼中并不是这样的一位学生。所以,高嘉丽自然会大吃一惊。

    那么,我该怎么回答高嘉丽好呢?说“高老师,这张试卷我已经做过两遍,听你讲解两遍了”这样的话,我一定会挨批。等下,倒不能说这不是一个好理由……

    “高老师,这张试卷我在课外做过,有印象。”我微笑着回答高嘉丽。

    高嘉丽怪怪地笑了一下,拿了我的试卷回到讲台上继续监察。

    课间休息时间和之前一样被高嘉丽占据。第二节课铃响前,高嘉丽把试卷还给我。我翻了翻收到的试卷,竟然被高嘉丽批改过,还被她写了批注。这是一个警告标志,它意味着我极有可能在第二节历史课上成为高嘉丽的大靶子。

    现实总是比想象的离奇。无论是初次重回过去还是二度重返过去,我在此时此刻都有被高嘉丽要求回答问题过。但是,今朝她竟然没有要我回答问题,连我在三十分钟内完成试卷得了九十四分的事情她也没提一次。

    我以为高嘉丽放过我了,结果第二节历史课下课,高嘉丽把我叫到走廊上单独问我:“说实话,你怎么做的这张试卷?”

    “我说过了呀。”

    高嘉丽神秘一笑,说:“这张试卷上的题目是我在别的高考模拟试卷上摘录集成的。难不成,你做过我所摘录题目的各张试卷?”

    天,我没想到还有这么一个可怕的陷阱。

    “那个,那个,所以我才没有做到满分不是嘛。”我试图聚合我所有的脑细胞找借口将这件事蒙混过去。

    高嘉丽“嗯”一声,明显是不相信我说的。“算了,如果你回回考试都能得到这个分数,老师可要对你改观了。时间差不多,快要上课了。你回去吧。”高嘉丽说完向隔壁班走去。

    望着高嘉丽的背影,我禁不住在心里问她:“我在你眼里到底是怎样的人啊?”

    “呃……”上完两节英语课,我瘫坐在座位上。

    “易佳和,你怎么了?”萧辉问我。

    “没什么,只是吃了十二次苦瓜有点恶心。”

    “啊?”

    我直起身子瞧一瞧萧辉,他没了昨日的忧郁感。

    “和王强他们和好了?”

    “对。我们班的同学都是很友好的。晚上他们就原谅我了。”萧辉回答我。

    “代价呢?”

    “啊?”

    我叹了一口气说道:“想要达成某件事,一般都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吧?”

    “没什么代价啊。”

    我眯起眼睛盯了萧辉一会儿,确信他没有在骗我。看来我们班的男生或许真的很友好——怎么可能。在我的记忆中,王强没有对我做过怀有恶意的事。当然,初次重返过去的周五那天不算。然而,王强和班中很多人一样,在我抑郁成疾时没有理会我,和他的好友——忘记是不是钱建文了——三两成群,一起无视我的友好和善意。

    “一起去吃饭吗?”我问萧辉。

    “抱歉……”

    “我知道啦,”我起身离开教室,“稍后见。”

    午餐没了乐趣,因为不管我到哪边,想必陈舒和周慧都会换地方。不,还是有乐趣的。

    打完饭菜,我端着餐盘四处搜索着谢长歌的身影,顺便看看陈舒和周慧在哪里。不知为何,我竟然没有在食堂里看见陈舒周慧两人。

    “走开。”身后响起熟悉的声音。

    愣了一会儿,我看见谢长歌绕过我走到一张餐桌前坐下。

    “乐子来了。”

    我立刻坐到谢长歌对面,对他露出我友好的笑容。低下头默默吃饭的谢长歌发现我,抬起头来冷冷地对我说:“走开。”

    我露出友好并且更加灿烂的笑容。

    我们相视三秒,谢长歌端起餐盘换到另一个地方。我跟着他过去,然后再次对他露出友好的笑容。

    谢长歌的脸变得死气沉沉。小伙子放弃了抵抗,低下头继续默默吃午饭。看着这般模样的谢长歌,内心世界的我已经笑得肚子抽筋差点要晕厥过去。

    午休醒来已是下午的数学课上课铃响之际。望见讲台上的唐益仁,我这才想起昨天忘记给他做心理辅导了。但不管我有没有和他谈心,第二天的唐益仁心情会好很多,可能是周一晚上和他的媳妇和好了吧。

    数学课后是自修课。

    “高老师不会也过来吧?”听见隔壁班学生的声音在他们老师的威慑下戛然而止,韩月向何光正问道。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小点声吧。”

    晚上,我坐在自己的床上望向窗外远处的高楼,试图在遐想中整出点线索来。“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最后我做了一个决定:明天一定得去男生宿舍看看。

    八月十九日,星期三。

    不知怎的,我突然很想拥抱一下眼前的小蔡,但是我做不到。一方面,我不能在当众之下以男生的身份抱一个男教师。另一方面,由于高中时代开始的抑郁使得我高中毕业后也很怕与人接触,特别是肢体上的接触。每当体育课老师要求同学相互之间做仰卧起坐,我的心里会产生一种极度排斥感。连让人按脚都排斥,就更别说拥抱了。因此,我在高中毕业后就极少去易梦华家里。重回过去,这个毛病有减轻。可每当我意识到自己要拥抱别人,极度排斥感又会萌生。我只能以积极发言协助蔡老师完成这两节地理课来表达我对小蔡的怀念之情了。

    上完洪红的语文课,我被王强和钱建文邀请一起去吃午饭。吃过午饭,两人邀请我去学生宿舍。

    “可以去女生宿舍吗?”

    “你想得美。”王强说。

    “自古以来有多少热血男儿计划闯入女生宿舍,又有多少毫发无伤回归的?”钱建文说得好夸张,但为什么我觉得很符合现实呢。

    我们学校有两幢男生宿舍,两幢女生宿舍。男生宿舍每一幢都分东西楼。东西楼是主要的宿舍区,而中部的连接通道有东西各一个大卫生间设置。宜相二中的男生宿舍里是没有空调的,所以夏季来临,你会看见一个个光膀子的男生在宿舍里演绎“群魔乱舞”。男生宿舍后面是一小片禁入区,再后面是一条小道,然后是东西横向的朝阳河。两幢并排的男生宿舍前面是女生宿舍。女生宿舍的占地面积要比男生宿舍小,但是装修比男生宿舍好。更重要的是,女生宿舍有空调——阳台上的空调机就是最好的证明。

    “怎么,想去那边溜达溜达?”钱建文奸笑着问我。

    “一路平安。”王强忍住不笑的表情透露他心中所想。

    “不,只是有些怀念。仿佛是很久以前的事,但现在就展示在自己的眼前。”

    两人沉默,带着我来到我们的班级宿舍。

    我们班有二十一位男生,住宿的有十九位男生。除了一个男生寝室里有一位另外班级的学生,我们班其它的男生寝室里都是自己的同班同学。男生宿舍有四层,王强和钱建文所在的寝室为303室,很好记。同为303寝室学生的人有:韩虔、王强、钱建文、萧辉、胡鸿、史剑锋和张涛。男生宿舍的寝室普遍设立八个床位,但不是所有寝室都如此。比如,我来时经过的设立在中间通道的男生宿舍就是六人室的。

    “啊,俞团长?”男生宿舍的寝室号排列是一个前面一个后面——此时俞智福正坐在303对面的304寝室中。

    “不是俞团长,是俞寝室长吧。”王强说着走进303里。

    好奇心驱使,我走进304寝室中。刚才我说话俞智福没有发现我,现在他才知道我的到来。

    “易佳和,你怎么来这里了?”俞智福问道。

    俞智福所在的304寝室中有点小脏,特别是角落里有一块黒渍,令我手痒忍不住想清洁一遍。

    “是易佳和啊。”柔和的声音属于吴前进。他趴在上铺的床上探出头来向我打招呼。

    此时此刻,304寝室中除了俞智福和吴前进,只有在阳台上晾衣服的袁晨。

    “其他人呢?”我问。

    “去305了。”吴前进爬下来坐到他下面的床铺上穿鞋。

    “不到我们寝室里来坐坐吗?”是王强,他正大开寝室门向我喊道。

    我应声来到303寝室。比起对面的304寝室,303寝室可要干净得多。

    “谁是寝室长啊?”我不觉想起这个问题。303卫生环境如此优异,我想寝室长功不可没。

    “韩虔。怎么了?”钱建文反问我。

    “你们寝室倒挺干净的。”

    “那是,”好像是坐在自己床铺上的王强对我说道,“我努力打扫卫生,能不干净嘛。”

    “哎呦,是你打扫的吗?”钱建文调侃王强。

    “怎么不是我打扫的?”

    “大部分不都是萧辉干的嘛。”

    王强不服气地说:“我也有帮忙的好不好。再说了,是他自己揽下大部分活儿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