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世世代代都是缘-《燕歌行之凌波词》


    第(2/3)页

    丝竹轻响,走上来位一身喜装的女子,翘着纤纤细指婉转唱道,“这累金凤冠好闪耀,霞帔正好,对菱镜,细细把眉来描,雪肌胭脂染,云鬓玉钗挑,听耳畔传来喜鼓敲,好一派繁华热闹,妾此去千万里呵,路也迢迢,水也遥遥,幸终身有依靠,恨青鸟无处报,暗把泪来抛,窗外榴花开正好……”

    解忧不禁听的痴了,女子特有的婉转花腔与雨打窗瓴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如此喜乐的戏文,竟生出了几分哀哀之情,让人也不由的伤感。

    颜端饮了口茶,“这茶有些轻浮了,煮七分应该更对味些。”

    边嫌弃边喝了一口。

    “这听戏,还是要看着词才好,先阅其词,后听其韵,才能品出这其中意趣来。若只听其韵,不阅其词,味同嚼蜡矣。”说着递给解忧一花笺,上面用簪花小楷写了戏词。

    解忧白了他一眼。

    这番高明的见解可不是颜端自己悟出来的,而是颜端的偶像昭武帝所说。颜端有个毛病,凡是发表自己观点,总要先带个帽子,“昭武帝曾经说过……”

    让人腻烦透了。

    两人此次从凌州跑出来,颜端是为了去靖州拜谒瞻仰昭武帝,解忧是为了尝一尝靖州产的白露酒,趁解忧父君去南方视灾,两人一拍即合,经过周密部署,打着告假回京的借口顺利从学堂溜了出来。

    场景换转,台上女戏子水袖翻飞,黛眉长敛唱道,“自叹缘不了,身如转蓬飘。看前路,衰草连天人烟少。漫漫黄沙不似江陵道。回首雁正高。想南国,正是烟雨杏子小……”

    这折唱完,四周起了一片嗟叹之声,颜端说,“自叹缘不了,这不字,倒值得细究。”

    解忧也有几分疑惑,听他一说,便问到,“前折还倒欢喜,怎么到了这出却如此悲凉,想敏行和亲还另有隐情?”

    颜端陷入思索中,纠结了一会儿,似乎在考虑该不该说或者怎样说才合适,解忧心道果真另有文章。

    思考了一会儿,他看看解忧,捂嘴摇头道,“我不敢说。”

    “恕你无罪。”

    “我怕圣上扒了我的皮!”

    解忧道,“爱说不说。”

    说着拎了把瓜子嗑。

    颜端见她不想听,于是憋不住了,“不许告诉别人。”

    “嗯。”

    “呃……这敏行殿下,本是昭武帝下旨许给北燕怀贞世子。”他神神秘秘道,“敏行并没有去和亲,而是被昭武帝纳进了后宫,后来昭武帝被困云梦泽,北燕皇帝将敏行抢到了棠州,还立了王后……”

    这可是个惊天大瓜,解忧吓的瓜子从手中抖出来,“胡说什么!”

    颜端指天,“没胡说!昭武帝的宸妃就是敏行!”

    解忧摇头,一向淡定又淡然的脸满是不可置信,“庄静贵妃身出谢氏,讳苁一,是谢陵养女。”

    颜端啧了声,“你爹编的书你也信?”

    确实……不太可信。

    颜端神神秘秘道,民间流传很多关于这段事的本子,里面的描写简直不堪入目……我看过好多……大概你爹觉得脸上很不光彩,于是下了一道令,凡涉武帝敏行者,非官府不能传制,又着乐府制新曲子大力普及,这也是你听到的那个坊间广为流传的戏本……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