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父亲去世,长显长晔还小,谢氏还能靠谁? 他含泪策马狂奔,想要将这噩耗甩在身后,想要将胸中一口闷气狂喊出来,旷野星垂,耳边风声猎猎,马蹄得得,冷的他浑身刺痛。 今日才知饮泣吞声为何意。 如果三弟的成长是肆意的,那他就是孤独的。 读书到深夜,唯有一轮明月。骑马格斗被摔的一身伤,状若无事的继续训练。等去了军营,更是独来独往。 他也向往京城世家子弟的生活。 是父亲让他成为现在的他,也是父亲让他站在了其他世家子弟无法站到的高度。 他是谢氏嫡长子,二弟病弱,三弟顽皮,他从小就被父亲严厉要求,读书弓马样样都要走在人前头,一步步按着父亲规划的人生前进,不敢行差池错半步。 可最后,铸成大错的却是他。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棠州因许太后的到来戒严,元恪与谢宥一马不停蹄,第三日黄昏时分便到了棠州,元恪道你先去云州驻京处。 谢宥一身心疲惫不堪,道了谢,目送元恪离开,这才牵着马缰慢慢踱往南街。 这座城池崭新而生机勃勃,是贺兰成律的得意之作,大街小巷横纵分明,便是路痴之人也能准确找到目的地。 都城设计的顺应帝心,也顺应民心。 棠州热闹繁华,丝毫未受战乱影响,想到曾经繁华的定州如今满目疮痍,无力感和痛苦又将他深深包围。 从前他以为他上战场,踏遍河山便能灭硝烟,可事实如此残酷,引起硝烟的,偏偏是上战场的人。 第四天他才知道怀瑾尚在红豆寺,并未入宫。 红豆寺在何地? 棠州庙宇众多,他想了下,对这红豆寺并无印象,叫了个跑堂的问,那跑堂小二嗨了声,“红豆寺呀,就是以前的定光寺!九公主改了名,嘿嘿……据说是为了个南朝人……官爷,那寺门口的红豆酥卖的十分火……” 怀瑾与谢家沾亲带故,江夏一脉惨死,于今未出一年,他理应前去吊唁。 南朝礼俗,接到父母丧讯后,为人子女,先以哭来回报使者,然后详问父母死因,问毕又哭,哭毕即上路奔丧,一路吃素。早上见星而行,晚上见星始止,不避昼夜。临到家乡,望乡而哭。 乡关何处?隔着重重山,他回不去,一片江景,唯有两眼模糊。 穿了七日斩衰裳,他换上苎麻衣衫,罩了件玄青色外衫,披了黑色大氅出门。 红豆寺在西郊,他未骑马,走了快一个时辰才走到,方看见红豆寺门前的薜荔枯藤,他全身已酸痛不堪,歇息了好一会,这才进寺。 将元恪开的路引递上,小沙弥将他带到别院,离门三丈远便停步,谢宥一道了谢,这才敲门。 门应声而开,多兰看见是谢宥一,又是惊讶又是惊喜,忙让进门,“公主已等候多时。” 谢宥一抱歉道,“来未骑马,久等。”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