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传说伐其木根心,于釜中煮,取汁更微火煎,然后丸之,这种灵丹,叫震檀香,又叫却死香,香气闻数百里,死者在地,闻香气能活。 北樵山历来是皇家圣地,没有人能伐木,故也没人能验证这个传说。 香魂木世上只有两棵,一棵在萨珊神教发源地图浑尔河畔,一棵在北樵山,北樵山的这棵是北燕初年移过来的。 香魂木是萨珊教神树,为何要栽在道教宫观里?在这里面还有一段两教之争的故事。 北燕初年,萨珊神教地位隐隐凌驾于君权之上。作为道教圣地的北樵山,竟然也被萨珊神教侵占。这棵树被大祭司要求栽种在院落中心位置,感真宫第十一代宗师李玄至迫于萨珊神教威力,不得不受了这棵树。 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香魂木并不在道观的中心线上,而是在中间偏东的位置,这是双方妥协的结果。 萨珊神教宣称自己宽宏大量,容留道教一席之地。 此后北燕道教一蹶不振,日渐低迷,萨珊神教成为第一大教,世人都说和那树有关系,怕是坏了风水。 直到卫璧收复二州,北樵山归南朝,这才又渐渐有了道教香火。 谢昭容受蛊毒极深,倒也不是无法可解。 任素明只是建议,没想到萧越沉思片刻,当机立断北伐。 北伐的原因冠冕堂皇,个中因由只他二人清楚,却心照不宣。 香魂木能否还魂不能证明,但确实是一味奇药,有镇定安神的功效。 据任素明说,香魂木便是制作蛊毒的一味药材,中蛊毒之人闻其香味,可令蛊虫沉睡,不饮心头血。 南朝军队过了定江,萧铮之率三千人马,急匆匆赶往北樵山,在山脚下和和道士发生剧烈冲突。 守山道士问来者何人,三世子眉间倨傲,不屑和这些装神弄鬼之人搭话,于是大手一挥,封山,清山! 道士不乐意了,我们感真宫自建立就是皇家圣地,数位真人受天子封,尊贵无比,岂是你们这些武夫说上就上的?圣旨呢?手喻呢?路引呢?荐信呢?都没有?啊恕贫道失礼,你们不能上山。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