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宿舍听闻-《也到京城走一遭》
第(2/3)页
用他的话说得罪谁也不能得罪厨师,因为他们并不是故意的。
涨知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瞬间觉得那些趾高气扬的人好傻好天真。
心寒。
江斌比较赶时髦,对时下流行的东西比较有研究,什么支付宝、招财宝、股票、证券以及一些应用的软件如火车票、旅游攻略等,通过他的介绍很多人才知道这些东西,或者怎么更好地用,很实用。
人际间很多时候别人愿意跟你在一起就是你能提供有用的思想、途径或者信息。反过来能够提供有用的信息在人际交往间往往大大加分。
唐奕不属于这一类,只是偶尔讲讲自己的经验和心得。
不过,最意外的是武书桓讲的“公考历程”。
公考虐我千百遍,我还待它如初恋。这是武书桓的真实写照。
除此,他还对当今政坛颇有微词。
不过既是政治上的事,一般平民是接触不到的,只能道听途说。在当今中国体制下,普通平民还是盼望新上台的领导人能够带给社会一片全新的活力。至于新官上任三把火,新上台的领导人作为新面孔,自然会有自己的特色,带给中国政坛和国家一些全新的理念和观感,确有其事。
没有民主的政治是一潭死水,中国目今的体制其实是一种意外的民主,它让处于政坛的人随时都有危机感和使命感,同时为了获得更多的话语权和主导权就不惜在自己的圈子努力奉献自己的力量,同时积极与对方斡旋。当然,洁身自好,忠于人民是不会错的,至于有时候的选择,那是他们有可能走向覆灭的开始。这是一把双刃剑,当局者迷。
雁过留声,人过留名。谁不希望在当下获得掌声与鲜花,谁不希望在身后留下政绩与名声。这,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推动中国政治走向完善和进步的潜在动力。
当然,底层人民还是接触太少。
生活所迫,二,形势所迫,三条件所限。最广大人民的利益的方向一定是最正确的方向,它甚至代表了一股社会潮流,顺之者昌,逆之者亡,而多数人享受不到,而大多数人很难觉察到这点。
底层人的权益和呼声远远还没有得到重视,至于他们的方法是安分守己,审时度势,艰苦奋斗,抓住机遇,因为当权者愿意把主动权把握在自己手中。
和平年代,人们还是要靠自己才能逐渐地改善所处的环境,至于政坛上发生的事往往只是茶余饭后的谈资,对于唐奕来说何尝不是如此呢。
但是武书桓说的是个事实,其实大可不必大惊小怪,这证明中国热血青年大有人在,他们对家事,国事,天下事也时常关心。至于为什么他们会有这么大的兴趣,那是因为他们的身后是这个培养他们的社会主义国家,是个五千年文明的祖国,她是一头雄狮,是一片热土,是一个可以实现梦想的当代家园。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