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战场的失利绝对不是那么简单的原因。 更深层次的是教会与新技术的根本性冲突,教义与诺兰一套的知识格格不入。教皇国不能简单的像奥尔图诺一样吸收诺兰的技术知识。这种做法在教会内部是被视为渎神的。 如果这么发展下去,教会也许还会存在,但教皇国一定不会存在了。倒时候教会就是任人拿捏的柿子,教会存在的意义不是传播教义而是提供神术治疗。成千上万年来教会都认为神术不过是传播教义的辅助手段罢了,难道以后这要变成教会存在的意义与手段吗? 教皇想找能调和这种矛盾的继承人,而不是两个被利益捆绑的疯子。 教皇感到庆幸又担忧的是自己还能活十几年,不至于像奥尔梅多那样早早的就撒手人寰。留下一帮烂摊子。 现在问题是怎么收拾这个烂摊子? 怎么能避开教义来学习鲁恩的技术知识呢? 这个问题将会一直困扰教皇,直至死去。 不过分布在鲁恩教堂里的牧师观念却悄然发生改变。 在诺兰成立研究院,学校之前。教会是整个大陆上文化程度最高的机构。每一个牧师都要经过严格的文化训练,而这些牧师在闲时也会阅读一些鲁恩的书籍。 尽管有些书籍被视为异端,但总耐不住有些胆大的牧师。更何况鲁恩的教堂完全在教会的掌控之外。教皇国根本无法实时监督,掌控这些教堂。 所以牧师也算是第一批看过科学知识的一批人,一开始书里面与他们观念相冲的观点,他们是嗤之以鼻的。 但随后他们发现这个知识体系是如此的完美,逻辑是如此的自洽。跟动不动拿神父当挡箭牌的教义相比,教义显得更加异端。巨大的反差不禁令这些牧师开始思考。 更重要的是这些知识能在现实中得到体现,而这么多年来谁也没宣称见过父神。大多数说父神显灵的传闻都是些不可靠的小道消息,所谓的神迹从来没有切切实实的发生在人们眼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