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诸葛卧龙-《风雅宋》


    第(2/3)页

    传统上认为,额头宽阔丰满,那是大富大贵之像;骈齿是圣人之像,如五帝之帝喾、周武王姬发、大教育家孔子;重瞳子更不得了,那是帝王之像。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上,记入史册的有重瞳子的只有十六人,主要代表人物如造字的仓颉、上古舜帝、晋文公重耳。而李煜恰恰是三位一体,一个人集中了此三种奇相,不可谓不神奇。所以当他还没被立为太子时,他的天赋神相就招来当时的太子李弘冀的猜忌,李煜为避祸,自号“钟隐居士”,不问政事,以此明志。到底还是这“三位一体”的人继承了皇位。

    等李煜暂时结束了功课,徐游拜见后,就禀报了西南战事的最新情况。这也是自上个月唐国被当成工具促成宋军出兵借口以来,第一个重要的节点性战报。

    李煜看了之后,瞬间慌了神:“徐公,这,这可怎生是好?”

    “官家莫急,汉国山陵众多,自有天险,宋军想要拿下汉国,还是困难重重的。”徐游安慰李煜,但却不是说宋军拿不下汉国,也不说需要长时间攻打。毕竟前车之鉴历历在目,望江楼的小子纵横分析预测了贺州之失,之后还提起汉国会覆灭,说不定那小子对于当下时局利弊分析,仿佛诸葛卧龙一般。

    “徐公,这宋军近年来兵强马壮,势如破竹,蜀国都不堪一击,何况汉国乎?为何你一点都不着急?”

    徐游笑了笑,道:“官家,如果是昨天拿到这个战报,或许微臣还会惊慌,可是在这个战报送来之前,昨晚老臣就与子乔、鼐臣听到了贺州已经丢失的预测,心中已经有所准备了。”

    李煜睁大了眼,不可思议地问道:“甚么,是何方高僧,竟能未卜先知?”

    徐游摇摇头,颇有意味地看着李煜。李煜不禁眯着眼、皱了眉头,试探地问道:“不是高僧,难道是道人?现在还有这样的道人?”

    徐游知道李煜是排斥道家的,连忙道:“自然不是。此人只是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郎,乃是秦淮河畔一新开酒楼的掌柜罢了,请官家恕微臣卖了个关子。”

    “无妨,小隐隐陵薮,大隐隐朝市,难道这就是真正的世外高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