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二章 大战中的一圈涟漪-《起源之祸》


    第(3/3)页

    甚至连罗松溪自己,一开始期望的,也只是在这场大战中,能尽自己所能,泛起一小串涟漪。

    然而现在,这一圈涟漪,已经影响到整场战争的全局。

    而他现在要做的事情,就是让这种影响,能够更为深远一点。

    之前,抵抗联军的高层就讨论过,现在抵抗联军有三个选择。

    一是往南走,光复南面被帝国中路军和南路军攻占的州,摧毁中路和南路的隧道,切断这两路大军的补给。

    这是相对来说风险最小的选择。帝国中路军和南路军对沿途各州,基本都是攻而不占。抵抗联军往南走,除了隧道口可能会有部分驻守兵力外,其余地方甚至不会受到什么抵抗。

    而且如果圣约翰堡会战联邦能够获胜,往南走势必是军功最大的——在敌后光复无数个州,连同中北路一起总共切断帝国大军三条重要补给线……每一件,都将是光芒四射的功勋。

    但这一切建立在联邦能够打赢这场战争的前提下。而往南走,恰恰是对圣约翰堡会战帮助最小的。

    大战已经一触即发,前线的中路军和南路军不会因为缺掉几天的补给就丧失迅速丧失战斗力。

    而一旦帝国人赢下圣约翰堡会战,击溃联邦主要军事力量,势必就能在联邦内部就地获取给养,并挥兵西进,乃至占领整个联邦全境。

    这样一来,无论罗松溪在十万大山沿线光复多少个州,都是没有意义的事情。

    卫天成在信里,建议的就是往南走。卫天成对大决战从来不感兴趣,他所擅长的就是在敌后的骚扰和游击。

    而且他认为,有多少能力办多少事情,凭抵抗联军这一万多人,想要去影响圣约翰堡会战的成败,那只是一个美好的理想。往南走,才能让抵抗联军发挥出最大的效用。

    罗松溪同意他的观点,往南走对抵抗联军而言,无疑是最经济实惠的选择。

    只是,同意并不代表赞成,罗松溪不想往南走。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