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攻心攻城-《一枪刺回大唐》


    第(2/3)页

    身为军伍中人,又是官居河西节度使的崔希逸,对于战阵中各种武械,如果说对它们的构造,不很清楚也还可能。但他最起码,对于各样武械大致的使用方式,是有基本了解的。

    听着宋通的话,崔希逸慨叹着说道:“不仅唐军经常使用投石机。因为其构造简单,威力甚大。蕃方因为或者派出间谍,或者掳掠汉人工匠,也学会并大量使用投石机,来攻打唐方的城池。”

    有史记载,一次惨战斗中,被困在城中的唐军,接连受到蕃方投石机的打击。惨烈至极——没几天,别说城内的屋舍,尽被从城外投来的飞石毁坏。就连城内的水井,都被接连不断地飞来的乱石填满了。

    宋通当然知道这些信息,也是慨叹不已。

    随后,他就为崔希逸解释着说,投石机的规模,本来也可以依据进攻城池、营砦的不同,而分出来大小。

    就以上述蕃方进攻唐方城市的这次战斗来说:史书记载,几天后,城内的地上,或者是大可一抱的巨石,或者是拳头大的鹅卵石。

    这就说明,这些石头,是由不同大小的投石机进行投掷的。或者由大型投石机,将散乱的许多小石头聚在一起,进行抛掷。

    总之对于抛石机的了解,即便是普通士兵,也可以懂得并轻易操作。

    攻城,肯定需要大型的机械;而如果两军在野外对垒,如果需要投石机投石,以打散、打乱对方的战阵队形,自然就可以是使用小型的投石机了。

    崔希逸听着连连点头,但是对于宋通所说的手雷的引爆,还是很不放心。

    宋通也承认,这些武械,正因为对敌方将会产生巨大的威力,也就同时会对本方的保管以及使用,暗含着一定的风险。

    因此,宋通建议:以郑德淳为首的,这些懂得制造的道士们为基础,编为一支特别的队伍——保管、运输,以及临敌时,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迅速告知士兵,使他们尽快掌握。

    崔希逸听了,心中宽慰。对于宋通目前制造出来的武械,崔希逸当然觉得甚为震撼、震骇。但对于宋通缜密的后续建议,他觉得更为赞赏。

    因为,能够掌控全局的,才是真正的大将之材。更何况,宋通对于南面的气焰正是嚣张的吐蕃,也还有欲要解决的大策略提出来。

    想到这里,崔希逸再问:“就以这些武械,来攻击吐蕃吗?”

    宋通笑着摇摇头,缓缓地说道:“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我原本的建议,就是攻其心!但现在武械已然造出,就不必那样缓慢。即便如此,若要敌方真心降服,攻心仍不可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