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巧遇安禄山(求收藏求票)-《一枪刺回大唐》


    第(2/3)页

    由于对唐代历史痴迷,此刻精神大振的他,不禁脱口吟诵杜甫的一首《出塞诗》:“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习练得兴起,他奋力挺起手中五米来长的尖枪,刺向斜阳。

    原本温和的余晖,似乎瞬间就因为这一枪的刺来,变得耀眼。

    突然,他耳中传来一个电子合成的声音:“祝你心想事成!”眼中看不到任何物体,宋通觉得有些恍惚,身体也就僵硬着不动。

    那个声音快速地继续说着:“历史地理、行军列阵、弓弩刀马、律令格式、风俗礼仪等知识和技能,已存入你的大脑中!现在,你去大唐逞豪吧!”

    随即,宋通立刻感到全身,被像是在电影里见到的,核爆炸那般的白光笼罩住。

    待他神智重新清醒时,已经身在大唐长安的禁卫军中。

    年龄、名姓都没变。按唐朝人习惯的行第方式,因为他此生在家族男子中的排行第六,也被呼作宋六。

    既来之,则安之。

    迅速融入了新的环境,他对目前的经历,感到最为满意的就是:同袍们虽然多有贵宦子弟,但也有不少来自天南地北的胡汉各族人等。众人日常杂处,除了舞刀弄枪、骑马习射之外,就是蹴鞠、马球,关系很是亲睦。

    尤其是和有着突厥血胤,刚才对自己暗自示意的胡族兵士阿史那博恒。因为时常在一起说笑畅谈、角抵嬉戏,所以两人更是相处极好。

    另一个激动的原因,就是因为宋通看到了刚才的那个人:安禄山!

    宋通本也知道,更何况现在的大脑中,又已被储存了丰富的信息。

    他稍微调动一下思路,安禄山的详情就浮现了出来。

    二十九岁的恶徒安禄山,因偷盗羊只被捉,险些被处死。幽州节度使、御史大夫张守珪,却认为此人骁勇而将他招至军中。

    被委任为捉生将,用以捕捉奚、契丹俘虏的安禄山,很快就凭借狡诈凶残,展露了头角。

    颇有战功,他受到张守珪的喜爱,而被其收为养子,再官升至平卢讨击使、左骁卫将军。

    骄矜易败。三十三岁的安禄山,在今年春天的一次作战中,轻敌冒进、大败亏输。张守珪闻讯大怒,立即就要斩首他。

    安禄山连忙求饶;张守珪毕竟喜爱他,但一言既出,又不好反悔。于是他就命人把安禄山解送到京城,接受朝廷审讯。这个意思很明显,他就是做个样子,暗示不必处死安禄山。

    张守珪的这个异常举动,果然引发了朝廷上下的争论。因此,宰相张九龄特地安排了重要官员,在署衙对安禄山一案,进行审讯。

    署衙内的争执声不断传出来,站在门廊下的宋通,却早已按捺不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