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2【职业化的波折(一)】-《从球童开始》
第(2/3)页
杨咪却很忙。
但杨咪非常理解王一男现在的心情。还是尽量抽时间把职业化这方面的事,陆陆续续地向王一男说了个透彻。
身处一南一北的两个人,即使交流的话题只是工作,只是与工作相关的一些事,也觉得彼此拉近了很多。
于是在整个正月里,两人的这种交流渐渐就成了常态。
于是王一男对转职业化这件事信心越来越足。
对华夏网球运动的发展历程,也就渐渐有了一个清晰的了解和理解。
也是直到此时,王一男才知道,整个华夏直到现在还没有一个真正的职业选手。
但杨咪还提到了一个人,只有这一个是个例外。
这个人叫胡娜。
从某种意义上说,胡娜就是华夏第一个走上网球职业化这条路的。
然而就是这个胡娜,却是以极其非凡的手段才达到这个目的的。
但也正是因为这个胡娜,才让华夏的网球职业化问题第一次浮出水面。
胡娜的这件事,发生在上个世纪的1982年。
……
1980年,华夏网球协会被接纳为国际网联正式成员。
但由于80年代特殊的政治原因和历史,当时华夏选手很少参加国际比赛,更不可能参加职业比赛。
这个时期运动员们出国比赛的机会非常少。主要是为全运会、亚运会做准备在国内训练。
华夏网球名宿杨明训后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那个时候就是出国比赛了,去的也主要是朝鲜、罗马尼亚等国家,而且打的还是‘友好比赛’。”
胡娜生于1963年,出身于网球世家。
她的外公温岭,在1926年慰劳北伐将士运动大会上,就获得了网球男子双打冠军。
温岭属于华夏最早接触网球,并以网球比赛、教学为生的华夏第一代网球专业人士。。
解放后,温岭执教四川网球队,直至1972年退休。
胡娜的外祖母杨渝君曾是上海江南女子学校的篮球主力,两人的运动基因很好地遗传下来。胡娜4岁开始学网球,并很早就入选了四川队。
在四川队,被评为省青年突击手的胡娜,很快就没有了对手,旋即就被上调到了国家队。
得益于良好的遗传基因和网球抱负,身材出众的胡娜很快便在国内各级青少年赛场脱颖而出。胡娜16岁就拿到了全国冠军,接着又拿到了亚洲女单冠军。
17岁夺得白宫杯青少年冠军;18岁获美国弗吉尼亚杯冠军,小小年纪即已经贵为亚洲一姐。
自1979年起,美国一些网球学院先后多次写信给华夏网球协会,邀请他们到美国训练比赛,邀请名单中就有胡娜。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国家体委没有同意。
第(2/3)页